来源: 新华网 2025-09-01 16:39:17
“八十二勇士同壕而战,同日殉国
同穴而葬,同旗映耀,无一苟且
生为猛士,死亦英雄
中华大地唯此一例,世界战史绝无仅有”
——《八十二勇士壮烈殉国记》
八十二勇士是谁
他们是怎样一个群体
又怀着怎样的信念同日殉国
新华网“重访抗战地标”
大型行进式融媒体系列报道
走进江苏省
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
带大家回看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时光倒退到82年前
1943年3月,苏北抗日根据地
日军“扫荡”来势汹汹
为掩护群众与党政机关安全转移
新四军3师7旅19团4连
在江苏淮阴刘老庄
进行了一场可歌可泣的英勇战斗
82名指战员全部壮烈殉国
为纪念此次战斗
战后淮阴人民选送
82名优秀青年补入该连
连队被命名为“刘老庄连”
1
全连唯一一封家书
“儿在外身体很好,生活也很好,
而现在的我比从前粗壮而高大了,
请大人不要为念。
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
全家团聚,以报此恩。”
这是四连指导员李云鹏在牺牲前
寄回家的最后一封信
他也是全连唯一一个留下家书的人
这位19岁投身革命
时年22岁的年轻战士
字里行间尽是对家人的无限牵挂
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心
这封1942年写下的家书也成为
他留给亲人最后的念想
约一年后,1943年3月18日
李云鹏和战友们
一起在刘老庄阻击日军
终因寡不敌众
全连82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82个家庭再不能团聚
但对国家的忠
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妹妹李爱云
从小听着大哥的故事长大
她说,解放后
初次来到刘老庄为大哥扫墓时
看到当地百姓戴着自制的白花
排着长队自愿来到陵园扫墓
群众对烈士们的敬重
在她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那时起,她就下定了
为烈士们守墓的决心
“八十二个只有十七名留下姓名
还有六十五名无名烈士
他们都是我的哥哥
我应该替他们的家人来守护他们”
从21岁第一次来到刘老庄起
50多年来
李爱云一直坚持在烈士纪念园
义务讲解八十二烈士的故事
每年3月18日
为烈士们扫墓
风雨无阻
“大哥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
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传承这种爱国主义精神
是我的责任”
2
弯曲142度的步枪
八十二烈士纪念馆里
一支生锈的步枪格外引人注目
原本笔直的枪管
弯曲达到了惊人的142度
研究员胡卓然介绍
“武器扭曲到这个程度
一定是经历了非常激烈的肉搏战”
当年那场惨烈的战斗
就发生在烈士陵园周边的土地上
如今
通过场景复现
我们仿佛回到了战斗现场
一览无余的大平原易攻难守
勇士们拒守的阵地
就是在平原上挖出的交通沟
面对着敌人的炮火
无遮无挡
环境的严峻、形势的紧急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
现实远比想象更加残酷
1943年3月17日
辗转在苏北抗敌的四连
接到上级命令
在刘老庄一带阻击日军
迟滞敌军火力
掩护后方安全转移
18日清晨
四连提前埋伏
成功击退日军
受到阻击的敌人
立刻调集千余兵力
合围刘老庄
炮击四连在平原上的阵地
在敌军的疯狂反扑下
连队伤亡过半
数百米长的交通沟
也几乎被夷为平地
但面对二十倍于己的敌人
四连没有丝毫退缩
仍顽强抵抗
接连打退敌军进攻
战斗至下午
敌我力量悬殊
环境愈加严酷
四连在敌人暂停进攻的战斗间隙
召开支委会形成决议:
放弃突围求生的机会
血战到底!
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
“在党最需要的时候
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
决不给我们党丢脸
决不给中华民族丢脸!”
可以撤退,但绝不撤退
为了后方转移群众的安危
82名指战员坚守阵地
连续战斗近12小时
从拂晓至黄昏
打退敌人5次进攻
毙敌170余人
击伤200余人
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
争取了宝贵的转移时间
彻底打乱了敌军的作战计划
深刻诠释了“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的英雄精神
3
八十二棵青松
战斗结束三日后
当地为八十二烈士举行了公葬仪式
三年后(1946年),淮阴人民
在当年的交通沟附近
为八十二烈士建起一座纪念园
园内有一片青松林
是当地群众自发种植
林中八十二棵松树
顶天立地,苍翠挺拔
寄托着人民对八十二位英灵的缅怀
20世纪60年代,社会各界向
烈士陵园捐赠了一批树木
形成八十二烈士纪念林
捐赠中有5棵碧根果树
当地人偶然发现
这片土地适合碧根果生长
碧根果种植也因此
成为刘老庄镇的主导产业
如今,纪念园向南一公里
数千亩碧根果树郁郁葱葱
它们是“纪念之树”
也是“希望之树”
更是“致富之树”
青松林后
是一片烈士墓园
由于文件在战争中被销毁
当年仅有17名烈士留下了姓名
墓园中至今还有不少无名墓碑
2011年起,当地人组成
“寻找刘老庄连无名烈士”寻访组
重走连队当年的行军路线
寻访了300多位烈士亲人
翻阅了百万字的档案资料
在17人的基础上
又明确了9位烈士的姓名
如今,已有26位烈士的名字
被镌刻在了墓碑上
对未知的追寻还在继续
对八十二烈士的缅怀追忆
将是一场代代相传的接力
陵园中央
八十二烈士纪念碑默默矗立
纪念碑主体是两杆枪构成的“八”字
也是一个大写的“人”字
每年,许多人来到纪念碑前瞻仰烈士
聆听英雄故事
传承爱国情怀
八十二烈士的光辉事迹
如同园中挺立的松柏
在岁月的长河里始终长青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砥砺前行
不断续写
新的传奇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新华网江苏分公司
策划:车玉明 刘加文 李志晖
统筹:肖阳 刘洪
执行:梁甜甜 董静雪 黄林昊 董金玲
作者:牟彦秋 罗一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