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缘起黑土垄,稻花飘香传精神 —— 致敬北大荒精神的传承者

来源: 农视网 2025-09-10 18:31:01

每当路过建三江红卫农场的科技园区,那块写着 “向寒地超级稻进军” 的高大牌匾,总会将我的思绪拉回 2006 年 5 月 20 日。那天,徐一戎先生来到农场指导水稻生产,望着连片的绿油油稻田,他欣慰称赞:“垦区水稻种植水平年年进步,红卫农场真让我看不够、看不透、看不漏!” 随后挥毫写下的这八个字,既是对我们建三江人的鼓励,更承载着他为寒地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崛起的殷切期望。

郭文深:让农户增收是我最大的心愿

郭文深是农户最欢迎最信任的“水稻专家”。他与徐老的缘分,始于 1987 年 12 月的水稻栽培技术培训班。彼时 34 岁的他刚接触水稻种植,徐老讲解的水稻旱育种植技术让他耳目一新 —— 原来水稻能育苗插秧,每亩还能收获 500 多公斤。从那时起,郭文深便暗下决心钻研技术,盼着能种出配得上 “建三江” 名号的优质稻米。此后 20 多年,他听了徐老几十次课,反复研读他编著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 “三化” 栽培》,不仅学会了关键技术,更见证了垦区水稻单产从 250 多公斤跃升至 650 公斤的蜕变,郭文深将徐老对水稻的钻研精神进一步延续,退休后依然在田埂上发光发热。

9.10 1-1.png

李海涛: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是我的初心

如今的北大荒田间,“新老” 农人并肩探讨技术的场景随处可见。李海涛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的他一毕业就扎根建三江红卫农场,跟着郭文深老师一起在科技园区的田埂上做实验、测产量。近年来,建三江分公司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探索出 “新农人主攻科技化、老农人指导判断” 的新模式:年轻人操控无人机巡田、用物联网监测土壤墒情,老匠人则凭借经验指导水稻扬花期管理、判断最佳收割时机,让传统经验与智慧农业有机融合,既保证了 “建三江大米” 的优质口感,又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从圆粒珍珠米到到有机稻花香,从编织袋大米到“我在三江有亩田”定制农业,“建三江”稻米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而 “手把手教”“在做中学” 的传承方式,让农业技术与北大荒精神始终贯穿在产品升级的每一步。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北大荒的亲切关怀,带着浓浓的“三江情怀”,踏上了三江大地,做出“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等重要指示。多年来建三江分公司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变成美好现实。2023年建三江分公司成立营销事业部,整个团队就像一粒种子,扎根在田间,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践行在田间,为北大荒营销事业发展的蓬勃发展,贡献三江力量。

这个教师节,我们致敬曾奉献在北大荒田间的徐一戎老先生,更是所有在北大荒默默耕耘的农业导师 —— 是他们的言传身教,让 “建三江” 的品质代代相传,让黑土地上的稻花香飘向更远的地方,让 “建三江” 品牌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不忘初心,坚守“建三江”品质,砥砺前行,传承北大荒精神!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