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09-11 10:53:11
中秋节将至,各大品牌也都开始了预热,其中桃李面包因为一则五仁蛋月烧的营销文案上了热搜。
这则引发争议的广告语是:“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 因为强烈的说教感,点燃了大众的怒火,被指是“PUA式营销”。
桃李面包公关团队反应倒是挺快,争议广告上线仅一天后就迅速下架了,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致歉:“我们文案翻车了,确实是领导拍的板,这个锅只能他来背。在此鞠躬道歉,他现在正在接受‘现实毒打’。从今天起,后续宣发正式由我们年轻人接管!批评我们都接受,反思也在进行中,态度端正,挨打立正。”
这番回应第一时间坦诚错误,态度诚恳,有效地安抚了大众情绪。这种“挨打立正”的姿态,也比“教育消费者”的傲慢更能被如今的消费者接受。
桃李此次“翻车”事件其实和巴奴创始人那句“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锅,吃些麻辣烫就好了”“火锅不是服务底层人民”,百果园董事长那句“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在教育消费者成熟”,李佳琦那句“哪里贵了”“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一样,在这个消费者主权意识高涨的时代,任何试图“俯视”而非“服务”消费者的姿态,都容易引火烧身。
桃李面包的这次经历,也给所有品牌提了个醒:在当下,真诚的共情要比高高在上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心。消费者购买商品,尤其是月饼这种承载着传统节日情感的商品,追求的不仅是味蕾的满足,更有情绪上的愉悦和身份认同。好的营销应该像朋友间的分享,而不是自上而下地训导。
咱们再回到身处月饼界风暴中心的“主角”——五仁月饼上。年年中秋都能在超市卖到脱销,也几乎年年都会被网友喊“滚出月饼界”。这种两极分化的评价,背后其实还挺复杂的。
五仁月饼的馅料通常包含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和芝麻仁等多种果仁,但现实中,用料和配方其实非常灵活。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用廉价的果仁和大量的白糖替代,或者加入不太受欢迎的“红绿丝”。这个东西以前是绿色的青梅丝和红色的玫瑰花瓣,又甜又好吃,但后来也常用萝卜丝、橘皮丝加色素代替,就成了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国家去年新出台的《月饼质量通则》就明确规定,只有以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和芝麻仁为主要原料的月饼,才能称为广式五仁月饼。这类用料扎实、工艺到位的五仁月饼,饼皮香软,馅料松脆,各种果仁香气层次分明,甜而不腻。
五仁月饼的历史也很悠久,像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曾写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来赞美它。清代的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记载了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的月饼,“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所以,五仁月饼本身并没有罪,只是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你喜欢吃五仁馅的月饼吗?你对桃李面包的营销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农视点述评员 | 杨婧轩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张 越
监审 | 杨 巍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