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柑桔:千年果城的历史传承与现代产业新生

来源: 中国农业品牌公共服务平台 2025-09-12 09:24:44

01

柑桔种植的历史长卷

南充柑桔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城西盛产黄柑的山脉得名“果州”,素有“果城”之誉。据《汉书》记载,阆中曾设“桔官”,北宋理学家邵伯温任果州知州时写下“果山仙果秀天香,处处圆金树树黄”的诗句。明清时期,南充柑桔通过嘉陵江水运销往各地,成为重要经济作物。20世纪90年代,因品种老化、管理粗放,产业一度衰落,但通过品种改良、技术革新与品牌整合,如今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体系。

02

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2022年,南充柑桔生产规模达130万亩,总产量80万吨,总产值8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110亿元。主产区包括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及阆中、南部等县市,覆盖9个区县。通过引进“塔罗科血橙”、“春见”、“不知火”等优质品种,替代传统低效品种,并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推动规模化种植。高坪区作为核心产区,年产柑桔19万吨,产值超9亿元,重点打造“高坪甜橙”地标产品。龙头企业如四川本味农业产业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反租倒包、飞地扶贫等机制,带动农户增收,部分乡镇招募“小管家”管理亩柑橘林,促进农民就近就业。

03

生态环境与标准的双重支撑

南充柑桔通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拥有冷链物流设施。产地环境优势显著:森林覆盖率41.7%,大气与地表水质达国家II类标准,土壤无重金属污染,年均降雨量约1100毫米,日照时数约1285小时,年平均气温17.3℃,无霜期310天。理想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南充柑桔优秀的品质,果实大而圆,果皮橙黄易剥离,果肉细嫩化渣,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类黄酮等成分,糖酸比协调(可溶性固形物12%-15%,柠檬酸0.5%-0.8%),耐储藏,商品性高。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并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高端市场复购率逐年攀升。线下销售额70亿元,线上10亿元,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并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高端市场复购率逐年攀升。

04

从地方特产到区域公用品牌

品牌标识融合“南充”二字与柑桔形态,采用叶片绿色与橙色搭配,标语“千年果城,南充好桔”呼应其千年种植历史与“果城”美誉。2024年,南充柑桔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中国晚熟柑桔之乡”的核心品牌。品牌保护方面,当地采取商标专利注册、侵权维权机制、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及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为南充柑桔的长久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05

产业延伸的新路径

通过举办橙花节、采摘节、品果节等节庆活动,打造农事操作园、采摘体验园、科普教育园,推动农文旅融合,综合产值超10亿元,带动15万农户增收。高坪区打造“百公里柑橘产业带”吸引返乡创业,贫困户以资金入股、入园务工等方式参与产业园建设,实现脱贫增收。川渝柑桔种业园区建立品牌博物馆、展览馆,推动与旅游、文化、教育、科技深度融合。

06

持续创新与国际化拓展

南充柑桔正探索果汁、果酱、维生素提取等深加工方向,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农药等措施,确保果品绿色无公害,保障食品安全。未来“南充柑桔”将加强品牌国际化、电商营销及产品精深加工,推动集群化与差异化发展,延续千年“仙果”的产业生命力。


来源:中国农业品牌公共服务平台

图源:中国网、中国天气、南充市人民政府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