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丨一粒“杂交稻种”串起大别山区富民产业链

来源: 新华网 2025-09-17 15:01:19

武汉9月16日电(龚联康、刘晓丽)初秋时节,在位于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罗田县河铺镇,1200亩“珞红优1564”杂交水稻制种田迎来丰收。饱满的稻穗压弯枝头,在山间清风中摇曳生姿。武汉大学朱仁山教授带领专家组穿行田间,实地记录验收这款杂交水稻的“成绩单”。

近年来,位于湖北东北部、大别山南麓的罗田县,建成1.5万余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产出的“红莲型”杂交稻种畅销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稻区,并远销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家,年制种500万斤,营收近亿元。

图为罗田“红莲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新华网发

大别山区一粒种

8月上旬,在罗田县河铺镇“红莲型”杂交水稻制种田里,一米多高的水稻植株上挂满饱满的种子,不时伴随微风轻轻摇摆。

头戴草帽、脖子上搭着白毛巾的朱仁山教授穿行在稻田小径。当天,专家组对河铺镇1200亩集中连片“珞红优1564”杂交水稻制种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现场测产验收。

“红莲型”杂交水稻是以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为领军人物的科研团队,20世纪70年代初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江西种植稻“莲塘早”杂交创制而成的水稻良种,是湖北省原创农业科研成果。朱仁山是朱英国院士团队核心成员,1985年开始从事“红莲型”杂交水稻育种应用研究。

图为杂交水稻“珞红优1564”。新华网发

“珞红优1564”是杂交水稻绿色高效新品种的典型代表,被湖北省种子协会、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认定为荆楚粮油“好吃大米”。“珞红优1564”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鉴定其全生育期耐盐等级为3级,对拓宽国家粮食战略储备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024年,该品种入选湖北省主导品种,将于2025年内完成超级稻验收。

当天,专家们严格按照科学测量方法,认定河铺镇“珞红优1564”制种亩有效穗为13.8万穗,每穗总粒数为205.2粒,实粒数95.9粒,结实率为46.7%,千粒重为23.5克,理论亩产达到311公斤。

朱仁山说:“罗田是山区小气候,有利于传粉、授粉,非常适合杂交水稻制种。”

目前,罗田县河铺镇“红莲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育有“珞红优”“升两优”“珞两优”系列等30多个杂交水稻新品种。

杂交水稻一颗“芯”

朱仁山牵头创立的湖北衍升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罗田县最大制种主体,在湖北武汉、鄂州、罗田,以及海南陵水、云南保山等地拥有科研基地600余亩,相继育成10多个具有抗病虫、耐高温、高产广适、镉低吸收等特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河铺镇党委书记卢志雄介绍,2021年,朱仁山教授响应罗田县“教授回乡”工程,回乡反哺家乡。县政府从土地流转补贴、设施设备补贴、人员技术培训、水稻制种保险等方面加大对制种主体的资金支持。

罗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涂旭奇介绍,衍升种业加大科研力度,近5年每年投入20%销售收入用于水稻新品种研发,育成适于父、母本同机直播制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易两优华占”。

国内首个抗褐飞虱杂交水稻品种“易两优311”,可直接进入大田应用的非转基因低镉水稻资源珞红3B(康稻1号)、珞红3A等具有高生产应用价值和商业应用前景的原创科技成果,为构建湖北省生态型稻米产业链提供了技术支撑。

图为杂交水稻“赶花”。新华网发

2024年,衍升种业主推品种“珞红优1564”“易两优311”在黄冈地区累计推广种植40万亩,“珞红优1564”平均亩产超过1500斤,“易两优311”再生稻两季平均亩产达2200斤。

飘香万里一产业

“除去地租、农资和田间管理成本,一对夫妻档制种种植户,每亩纯收入约1500元,是种植中稻收入5倍左右。”卢志雄说。

罗田县参与制种的种植大户和市场主体热情高涨。截至2024年底,全县已有18家农业合作社和50余户种植户加入水稻制种产业。种植期间,制种主体统一进行技术管理,以保障种子质量。

图为朱仁山(前排中)为国内外嘉宾介绍杂交水稻新品种。新华网刘晓丽摄

罗田产“红莲型”稻种不仅畅销我国湖南、江西、福建等华南稻区,还走出国门在菲律宾、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家广泛种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4.5亿亩。

8月8日,占地面积30亩的“罗田现代水稻种业产业园”在河铺镇揭牌,一期2500平方米加工车间和质检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具有水稻种子烘干、精选、加工、包装以及物流等功能。项目二期还将配套建设种子常温仓库、低温仓库、种子晒场等。

“项目建成后将为制种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让企业到罗田制种无后顾之忧。”朱仁山说。

目前,公司除与海南广陵高科、湖北省种子集团、国宝桥米等国内多家龙头企业合作外,还与巴基斯坦萨尼达提、孟加拉国超级种子集团,马来西亚、缅甸等多国农业企业建立产业化合作关系。

2023年,衍升种业公司“红莲型”稻种首次出口巴基斯坦,累计出口种子300余吨,创汇100余万美元。2023年8月,罗田制种基地获中国农技协授予的“湖北罗田杂交水稻科技小院”称号,2023年9月获湖北省农业农村厅首批“湖北省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称号。

罗田县长周黎表示,全县计划3年内将制种基地扩大到2万亩,并建成国家级制种大县、强县。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