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客式”赶海莫以牺牲海洋环境为代价

来源: 新京报 2025-09-18 16:44:29

景区和商家“投放”绝不能任性,否则无异于非法“放生”。

“宠客式”赶海,正在走偏。

据央广中国之声报道,近两年,赶海风潮席卷了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数不清的塑料小铲与小桶伴随五花八门的赶海攻略,随着人类的脚印飞向海滩。有景区和商家嗅到商机,为了满足游客“挖到点儿什么”的愿望,主动在海滩投放海鲜,而这些海鲜却很可能是人工养殖的“外来户”。看似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的“贴心”做法,很可能会对海洋生态造成隐患。

最早“宠客式”赶海走红,源于个别景区在黄金周期间,工作人员驾驶小车沿海边滩涂抛撒蛤蜊,让不会赶海的游客也能体验到“满载而归”的快乐。随着景区因宠客赢得口碑,越来越多的景区和商家开始跟风效仿。

比如,今年7月末,有民宿老板们打出了“我的客,我来宠”的口号,4天投放2吨海鲜供游客赶海,甚至还有商家搞出了“地笼赶海”的体验项目。而投喂游客的也不再只是本地蛤蜊,而是更拿得出手的豪华波士顿龙虾、沙白、扇贝、花蟹……

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投放”很多是人工养殖的“外来户”,会破坏海岸的生态系统,造成外来物种入侵。比如,一些食肉性的热带鱼类还会吃掉鱼苗,对当地渔民生产造成损失;那些“断子绝孙”式的非法捕捞,更是对水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威胁。“宠客式”赶海,正偏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初衷。

宠客本身,当然并没有什么错。旅游业本质是服务行业,让游客获得良好体验是理所应当的。从表面看,“宠客式”赶海似乎也是一举多得——游客满意,商家获利,地方旅游经济获益。但任何服务都应有边界和底线,更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宠客须有度。景区和商家“投放”绝不能任性,否则无异于非法“放生”。这需要引起沿海地区有关部门的注意,对打着“宠客”名义随意投放和捕捞的行为予以制止和处罚。与此同时,也有必要对商业“赶海”活动予以规范,确保其在合理范围或可控状态下。

赶海,原本是当地渔民一种传统生产方式,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体验式的旅游项目,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必须明白,这项传统能够延续至今,仰仗的正是海洋生态的健康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看,治理乱象也是进行海洋教育的契机。尤其是,这项“赶海”活动通常是亲子娱乐项目,如何让孩子们在享受赶海乐趣的同时,也能明白海洋生态保护的理念,值得家长重视。

就像科普作家所言,赶海最大的魅力是感受潮汐间的自然馈赠,而非对于收获的执念。所以,海洋需要敬畏,赶海也当有规则。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