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09-19 18:11:01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带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CR450动车组巩固扩大高铁技术优势。与此同时,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光伏、风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首位。
科技创新不仅服务于“国之重器”,也体现在改善民生的点滴之中。科技部副部长龙腾介绍,“十四五”期间,科技工作以天更蓝、食更优、行更快、更健康等目标展开系统性布局,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在“食更优”方面,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部署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等重点任务。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加快应用,一批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实现抗病、抗干旱、品质及丰产性的协同提升,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种业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在农业装备领域,创新研制出适应梯田水稻、丘陵玉米、山地果蔬等生产条件的智能装备及系统,大马力动力换挡拖拉机等高端农机填补国内空白,加快推动农业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
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持续推进,资源保藏与开发应用能力明显加强。现有31个国家库资源保存动植物种质资源550多万份,微生物菌(毒)种超过60万株,各类标本资源3900万号,其中微生物资源、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的保藏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为农业科技持续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去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阴和俊表示,未来五年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攻坚期,科技工作将从五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超前谋划布局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二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平台,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产品大规模应用;三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培养造就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联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的环境;五是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积极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