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农网 2025-09-19 18:11:02
近日,由西南财经大学贾晋研究员团队组织完成的《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22)》正式出版。该成果是在前期连续出版2018年、2019年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重点任务展开的阶段性研究,致力于通过科学指标体系衡量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的进展水平、区域差异与结构特征,为精准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系统参考。
该报告在理论上构建了“底线任务—产业逻辑—活力赋能—要素保障—共同富裕”五维目标体系,进而形成一套包含32项具体量化指标的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指数。同时,报告还开发了七类专项发展指数,涵盖农业高质量发展、食物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数字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重点领域。
本次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将中央文件精神与乡村振兴现实任务相结合,通过科学指标体系实现对乡村振兴“进度条”的动态描绘,做到可评价、可比较、可追踪、可问责。例如,在“食物安全发展指数”中,研究团队以“大食物观”为基础,从购买能力、消费结构、资源承载和自给能力四方面构建逻辑链条,用数据反映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新风险,指出我国整体处于“轻度不安全”状态,为政策调整敲响警钟。
又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数”,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村庄开放度、产业支撑力、社会和谐度和生态美丽度四个维度,细化为46个三级指标,量化刻画各地人居环境改善与产业联动的水平。这些细化指标既体现了乡村振兴的多维目标,也为地方差异化推动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
该报告还聚焦县域测度与典型区域研究,突出对四川等中西部地区的实证覆盖,强调乡村振兴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为“十四五”中后期政策优化提供了决策支持。
可以说,这本指数报告不仅是科研成果,也是一份乡村振兴的“进度图”和“体检表”,其背后的方法体系和分析框架,将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乡村振兴评价机制,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落地的重要参考载体。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