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0-01 22:11:13
锣鼓国庆前夕,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胜利路街道马呼屯村文化广场灯火通明,《红灯记》《拷红》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这场文化盛宴不仅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更从一个侧面展现出马呼屯村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近年来,该村深化产权改革、建设生态宜居家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
2016年6月,马呼屯村率先启动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成为当地产权改革的“先行者”。改革过程中,村里细致核实集体资产,最终确定资产总额422.05万元,明确股东2340人,折股量化2340股。股改完成后,村集体对资产逐一核查建档立卡,每张票据都在网上公开,资产量化到每个股东,不仅保障了股东的知情权、监督权,更让大家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参与分配的权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马呼屯村利用区位优势,充分规划126亩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在长庆路两侧预留30米空间建设沿街商业门店,同时规划建设占地2.6万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和宾馆公寓。该村积极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豫龙农庄,共对150户股民的237.5亩土地进行了流转,实现土地流转收入每年80万元。在合作模式下,企业不仅为村民提供保底分红,还会按收益分成向股东分配,更让村民能通过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在农庄务工,实现“租金+分红+工资”的多元增收,让土地变成了“活资产”,让村民变成了“股东+工人”。豫龙农庄年均收入达500万元,有效带动了集体经济增长和村民增收。
股份合作制的推行,使生产、积累、分配有效统一,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2022年实现股改后首次分红,分红总额达348.32万元;2024年进行第二次分红,分红总额达108万元,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马呼屯村高度重视生态宜居建设。该村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通过浮雕、彩绘、村史室、文化长廊等载体,生动展现村庄变迁故事和优良家风。制作10块讲述村名由来的浮雕,修建400米文化长廊,绘制1000余平方米主题彩绘,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文化熏陶,留住乡愁记忆。
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累计修建5条村内柏油道路,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形成“三纵两横”交通格局;提升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16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常态化开展“笔墨映初心”书法活动、“村晚”、秧歌展演等文化项目,既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又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
如今走进马呼屯村,耳畔是悠扬戏曲韵味,眼前是蓬勃产业活力,身边是生态宜居美景。这个曾经的普通村庄,正以崭新姿态成为华龙区乡村振兴图卷上一颗璀璨新星。
作者:郭亚玲 王艳静 赵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