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央视新闻、北京日报、中国汽车报、北京青年报、杭州日报 2025-10-11 10:12:51
近日,@央视网 发布了一则男子酒后用智能驾驶开车20公里被处罚的案例,引发网友关注。8日,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被判拘役和罚款
今年5月底,浙江杭州高速公路交警通过公共监控查询时发现,有一辆小车正停在高速公路主线车道。
据民警调查,33岁的驾驶员姜某当晚喝了3斤白酒,使用了智能驾驶,自己却在车内睡着。车辆行驶了20公里后,由于姜某双手脱离了方向盘,激活了车辆的安全机制,导致车辆逐渐减速并最终停在高速上。
警方表示,无论是否开启辅助驾驶功能,驾驶员都是车辆的实际操控者和责任主体,只要驾驶员饮酒后在车内启动车辆并行驶,就符合酒驾、醉驾的认定条件。
无独有偶,国庆假期期间,刘某在驾车过程中开启了车辆智能驾驶功能,行驶到二广高速湖南常德段时,前方有一辆货车违法变道,刘某减速避让不及,失控后分别撞上了中央护栏和大货车,场面十分惊险!事故造成两车不同程度受损,所幸小车上4名司乘人员都没有受伤。
交警认定,在这起事故中,小车驾驶人在开启智能辅助驾驶过程中没有违法行为,而货车驾驶人杜某因变更车道时,影响其他正常行驶的机动车通行,负事故全部责任。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当前我国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迅速,有的在售新能源汽车配备了智驾系统,有车企表示,下一代的智驾系统会彻底“解放双手”,实现真正的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
据了解,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这些“智驾”系统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是由系统辅助驾驶人去执行一些动态驾驶的任务,车辆还是需要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如果驾驶人在驾驶车辆的时候‘脱手脱眼’,也就是我们说的双手脱把,两眼不是观察前方,而是低头看手机,甚至是睡觉打盹,不仅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风险,一旦出事,还可能面临着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6大等级逐级递增
据《中国汽车报》报道,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方面,美国、德国等各国的标准并不太一样。目前在国际上,影响最广泛的是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International)制定的分级标准SAE J3016,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6个等级,依次是0级无驾驶自动化、1级驾驶员辅助、2级部分驾驶自动化、3级有条件驾驶自动化、4级高度驾驶自动化、5级完全驾驶自动化。
我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7年2月启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制定工作,综合考虑国际相关研究成果、最终推出了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将驾驶自动化分为6个等级,依次是0级应急辅助、1级部分驾驶辅助、2级组合驾驶辅助、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4级高度自动驾驶、5级完全自动驾驶。
对于这6个等级,0-2级为驾驶辅助,属于低级别的驾驶自动化功能,由系统辅助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其驾驶主体仍为驾驶员;3-5级为自动驾驶,属于高级别的驾驶自动化功能,由系统在其设计运行条件下代替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当功能激活时对应的驾驶主体是系统。
因此,人们有时将分级标准简单表述为“自动驾驶分级”其实是不严谨和不准确的。
不同等级的常见功能有哪些?
根据目前产业界达成的普遍共识,0级应急辅助是指系统可探测车外驾驶环境或车内驾乘人员状态,提供与安全性相关的提示、报警或短暂横、纵向控制等功能。典型的功能如驾驶员疲劳监测、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自动紧急转向等。
1级部分驾驶辅助是指系统可提供持续的横向或纵向单方向控制,可使驾驶员的手或脚得到休息,减轻部分驾驶负担,但驾驶员仍需要时刻关注驾驶环境并控制车辆另一个方向上的运动。典型的功能如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控制等。
2级组合驾驶辅助是指系统可提供持续、同时的横向和纵向组合控制,可使驾驶员的手和脚同时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但驾驶员仍需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典型的功能如领航辅助驾驶NOP等。
到了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可实现自动驾驶,让用户在特定场景条件下完全从驾驶任务中脱离出来,但用户要保持接管能力,及时处理特殊情况。典型的功能如高速公路拥堵环境自动驾驶、城区快速路自动驾驶等。
至于4级高度自动驾驶,系统可实现自动驾驶并在必要时自动执行最小风险策略,不需要用户接管,但用户也可以在有意愿时主动介入驾驶任务,典型的功能和应用有Robotaxi、专线无人接驳巴士、自主代客泊车等。其中,专线无人接驳巴士已经在北京、武汉、合肥、杭州等地的部分景区及特定区域试点运行。
再看5级完全自动驾驶,即在任何可行驶条件下,系统可实现自动驾驶并能在特殊情况下实现最小风险状态。现阶段尚无具体功能达到5级。
过度依赖“智驾”弊端多
辅助驾驶功能确实给驾驶人带来了一定便利,但是过度依赖辅助驾驶会有以下弊端:
限制应变能力:使用自适应巡航后,驾驶员可能会对车辆的速度控制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降低了对路况变化的应变能力。
过分依赖系统:过度依赖自适应巡航功能,可能导致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反应能力下降。
系统故障风险:如果辅助驾驶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甚至引发车辆失控。
不适用于复杂路况:在夜间道路、交通拥堵、施工路段等复杂路况下,自适应巡航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或错误识别、误判障碍物。在山路弯道较多的道路上,使用自适应巡航有一定安全风险。
驾驶员容易分心:驾驶员可能会因为系统的自动化而放松警惕,容易分心,甚至疲劳驾驶,从而影响对道路的观察和判断。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交警提醒,驾车切勿分心,如果开启了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也一定要时刻注意观察路面情况,要全程保证自己对车辆的操控,不要过多地信任自动驾驶以及辅助驾驶的系统。进出隧道、施工路段,通过强光眩目、连续弯道、车道线模糊等复杂路段,请提前主动接管方向盘。安全,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时,警方提醒,当前“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技术已有一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驾驶人的驾驶任务强度,但无论是当前的技术条件,还是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都要求驾驶人集中精力,握稳方向盘,保持对路况的观察,以确保遇到意外情况时可以随时人工控制车辆。请广大驾驶人吸取事故教训,勿盲目信任、过度依赖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