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0-11 21:11:04
中国气象局:更加有效服务农业生产“知天而作”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刘学)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减灾服务司司长王亚伟等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陈振林表示,围绕粮食保丰,气象助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区划试点工作。“十四五”以来,冬小麦干热风预警提示农业农村部门及时采取“一喷三防”等措施,助力粮食增收83亿斤。
王亚伟指出,农业是与天气气候关系最为紧密的领域之一,农业的耕种、收获、存储以及加工,甚至粮食贸易都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干旱、暴雨、洪涝、高温、低温冷害、连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不仅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品质,还对农业耕地的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必须未雨绸缪,持续在减损和增效两个方面双向发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减损方面,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对粮食生产、收获、储运、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影响,开展全链条的气象服务,不断提升粮食安全气象保障能力,气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业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和提示,助力农业防灾减灾;不断完善全球粮食安全的气象风险预警监测系统,有效提升粮食安全气象保障能力。
在增效方面,气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持续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落实落地,开展新一轮的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试点工作,为农业布局调整、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支撑。提升种业的气象服务能力,持续推进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大豆等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同时,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巨灾保险的气象服务,提升农业的气候韧性和风险的转移能力。
越来越多的气象科技成果将触达天南海北的农业生产一线,更加有效地服务农业生产“知天而作”,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