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0-12 11:11:06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位于北疆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处天山北麓,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近年来,乌苏依托优质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农产品全链条,农业实现了新的跨越。
乌苏市夏季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苹果、葡萄果实着色好、品质优良;清澈的泉水和甜蜜的葡萄酿出的红酒、啤酒不仅深受国内客户的青睐,也吸引了众多国外客商前来采购;广阔的种植面积和优质的田地也造就了农机的成熟化运作和棉花的高质量培育。
果香四溢:苹果葡萄映红致富路
金秋九月,在乌苏市甘河子镇大树庄子村,果农们正在采摘一种“可以透光的苹果”——“塔城公主123”,果园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是我爷爷研发的品种,在2019年11月正式命名,现在老园种植面积60亩,新园200亩,老园今年亩产量在3吨左右。”果园介绍人史旭阳说。
农户正在采摘“塔城公主123”。孙晓燕 摄
“塔城公主123”是乌苏市本土林果专家史宝玉历时40年,培育出的优质苹果品种,果实香甜清脆、汁多可口,外表光滑艳丽,果香四溢,含糖量达20%-24%,超出世界苹果含糖量的最高值18%。史宝玉从1983年开始种植果树,多年来,他培育出适合北疆生长的“甘玉1号”“甘玉2号”系列品种;研发糖醋诱虫药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予权;结合多年的种植经验编写了4本林果种植技术的书,免费发给种植户;还经常为农户指导林果种植、修枝、管理。
乌苏市“塔城公主123”的品牌建设已初显成效,2019年该品种被认定为国家林木良种,2024年审定通过,取得了正式推广栽培的资格,结束了塔城地区无苹果品牌的历史。这几年,经过推广,“塔城公主123”已经走出新疆销往广东、深圳、北京等国内市场,深受消费者好评。
而在八十四户乡园艺场种植户刘桂春家的葡萄地里,成熟的葡萄也挂满了藤蔓,农民们忙碌地穿梭在葡萄园里进行采摘、分拣、包装。刘桂春家种植的葡萄总面积约100亩,其中红提葡萄种植面积达80亩,销售模式以订单为主,且全部用于出口,主要出口目的地为印度尼西亚,所有红提葡萄均由收购商整体收购。
今年乌苏全市葡萄种植面积2000余亩,在葡萄种植上,乌苏市充分利用自然禀赋,积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将气候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红利,让葡萄的销路从本地市场逐步拓展到周边地区,更成功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让“乌苏味道”搭载着葡萄的甜蜜,飘向更远,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近年来,乌苏市特色林果面积规模稳步扩大,全市各类林果面积稳定在2.09万亩,2024年全年林果产量2700吨,产值2901万元。林果种类共15个主要以传统的苹果、沙棘、枸杞、香妃海棠为主,约占全市林果面积的78%;另外还有农户零散种植的桃、桑椹、榛子等,约占全市林果面积的22%。近年来又引进“玉露香梨”“金西梅”“树莓”等新品种,现有林果加工企业4个,合作社1个。
酿造精良:红酒啤酒香飘新丝路
作为林果产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乌苏市的酒类产业链延伸也不断完善,附加值不断提升。新疆天悦紫域酒庄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公司位于乌苏市营口中小企业创业园,现有员工30余名,是一家主要以葡萄种植和收购、葡萄酒及果酒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高附加值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公司现拥有5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2条生产线,60个储存罐,存储能力2000吨,带动就业30余人。主要生产有赤霞珠、霞多丽等庄园系列葡萄酒、好地方系列葡萄酒、疆劲系列水果蒸馏酒、无名系列水果蒸馏酒等16个产品,包含11款红酒和5款葡萄蒸馏白酒。
通过将先进的葡萄种植管理技术和专业的葡萄酒酿造工艺结合,公司有效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了葡萄与葡萄酒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目前,完善的线上线下渠道将产品覆盖至新疆本地以及四川、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公司也成为了天山北麓产区颇具代表性的酒庄品牌。
“在产品理念上,我们依托新疆多产区多样风土资源,在天山北麓、焉耆盆地、伊犁河谷、吐哈盆地四大子产区布局葡萄园,形成了多元的产品矩阵。”庄园庄主、国家一级酿酒师、一级品酒师骆玉海说。截至目前,该企业生产的系列干红葡萄酒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国内外各类葡萄酒大赛上获得大金奖7项,金奖42项、银奖38项,铜奖19项。
公司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在葡萄种植栽培、葡萄酒酿造加工与质量控制、多元化果酒酿造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挂牌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科研推广示范基地”。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4项,主持制定企业标准1项,2023年被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评为“中国葡萄酒金牌酒庄”。
啤酒产业也积极探索着发展道路,除了最出名的“乌苏啤酒”,近年来,精酿也逐渐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新疆微酿酒业成立于2020年,依托乌苏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的湿岛生态,以其优质、无污染的天山雪融水为核心优势资源,与江南大学合作产品研发,在遵循德国1516啤酒酿造纯净法的基础上,将国际先进酿造工艺融合新疆优势原生态资源创造出“与大自然共酿新疆精酿艺术品”的酿造理念。
该企业牛沫王品牌旗下的全线产品遵循1516德国啤酒法令酿造,优选麦芽、啤酒花、酵母等原料,不添加任何香精、防腐剂、甜味剂,自然0添加。公司产品29道生产工序全程品控,25天以上发酵周期匠心酿造,发酵罐直接灌装,具有丰富的麦芽和啤酒花的香气,口感清新、酒体醇厚。
公司拥有的精酿产品包括熟啤、鲜啤、果啤、格瓦斯等十几种类别,有1L、500ml、330ml 275ml等多种包装规格。其自主研发精酿啤酒及相关产品的能力突出,已获得国家级精酿啤酒酿造工艺技术专利9个,被认定为新疆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2024年年产能突破3000吨。
棉机并进:棉花农机奏响振兴曲
作为国家和自治区优质棉基地,乌苏年种植棉花180余万亩,是北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近年来,乌苏市通过精量播种、化学打顶、无人机应用、机械采摘等先进技术、先进机械的推广应用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种植模式,实现了棉花从种植到采收全程机械化。
“我今年种了800亩棉花,种植品种为惠远8号,前期测产数据亩产570公斤,预计每亩收入2000元。”甘河子镇农户单贵元说。今年乌苏全市棉花种植面积183.81万亩,预计棉花采收10月20日左右结束。
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是目前国产采棉机的龙头企业,也是新疆棉花产业链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而乌苏市分公司则是全疆创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分公司。“乌苏市分公司生产率可以达到90%,产线保持全年无休。”钵施然乌苏市分公司解说员董文婧说。
目前,乌苏市分公司主要产品有4MZ系列自走式箱式采棉机、4MZD-3C 型自走式圆捆打包采棉机、4MZD-4A 型自走式圆捆打包采棉机、4MZD-6A型自走式圆捆打包采棉机、钵施然7850大型单纵轴流谷物联合收获机、青贮机、精量铺膜机播种机、残膜回收机、喷杆喷雾机、联合整地机、折叠分流式整地机、液压翻转犁等市场需求旺盛的农机产品。
2024年,乌苏市分公司进一步扩产增能,投资2.6亿元实施“农资装备料件生产线”项目,新建2个车间,占地面积3.58万平方米,该项目是企业深化智能制造、服务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工程,投产后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自制化能力可以达到90%以上。
乌苏本地拥有国产采棉机企业、棉花加工企业、纺织服装企业等棉花全产业链企业,确保棉花机械化采收率达100%;全市12家纺织企业就近取材,将本地棉花加工为各类纱线;全市105家棉花加工厂生产运营,自2020年起,棉花加工量稳居全疆植棉县市第一,每年有近30万吨加工好的皮棉从乌苏棉花仓储中心运往全国各地。如今,棉花种植、采收、加工、运输已形成全产业链,并成为本地农民收入和就业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乌苏市立足本地特色,培育优质品种,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链,坚定不移地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未来,乌苏市将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乌苏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阿扎提·库来西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 实习生 孙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