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025-10-14 10:15:08
10月6日清晨,浙江义乌城西街道的毛店桥头村,“义乌三宝”产业园里飘起甜甜的糖味香。熬了20年红糖的鲍小宝正和老师傅们一起,为4条新生产线做最后的调试。
“2025年,城西街道锚定义乌红糖、南枣、火腿等农特产品资源,建立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园,这个产业园如今成为带动村民发展的重要引擎。”城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超说,产业园预计年产值超3000万元,每年能为毛店桥头村村集体带来30万元收入,并给周边村民带来众多就业机会。
距毛店桥头村7公里的分水塘村,国庆期间人声鼎沸,游客如织。一群来自浙江宁波的孩子,正坐在陈望道故居旁的研学教室里,聆听讲解员讲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作为《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先生的故乡,分水塘村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
城西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王瑾介绍,近年来,当地以村村联动为纽带,将红色信仰、生态优势与产业特色深度融合,一条以“甜”为脉络的乡村发展带正加快形成。以辖区内的何斯路村为例,近年来该村通过发展幼儿教育、国际贸易、艺术培训、文创设计等众多业态,集聚小微企业78家,青年创业直接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
“我们抓住乡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生态优良、乡村创业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有计划地发展‘轻资本+智力型’产业业态,带动村民增收。”何斯路村党总支书记何允辉说。
走进义乌流里塘村,仿佛步入一个巨大的露天盆景园,村民房前屋后、专业园内,处处是景。“我们村有在自家楼顶或是庭院种植盆栽的习惯,数年下来村里涌现出不少盆栽好手,依托这个优势,村里近年来建成12个盆景园,引进专业盆景园艺公司8家,流里塘村也一跃成为集盆景种植、盆景示范推广、盆景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村。”流里塘村党总支书记楼顺鑫说,通过卖盆景、发展盆景旅游,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万元。
据了解,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和抱团合作发展,2024年义乌市442个行政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5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以上的村达到311个,占比达到70.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07元,5000余名青年回到义乌乡村创新创业。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精准施策,持续做好‘因村制宜、抱团发展’这篇大文章,以特色和抱团,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义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