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0-14 23:11:01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5年来,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库存充裕、市场平稳,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有成色。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中央政府储备规模结构布局持续优化,地方政府储备规模进一步落实,再加上最低收购价粮等政策性粮食,各级政府可用的调控资源更加充足。粮食流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高标准粮仓仓容逐年增加,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产业强、供给优,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由粮食应急储运、加工企业和应急配送中心、供应网点构成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管粮管储方式实现重大转变,粮食流通进入了全面依法治理和信息化监管的新阶段。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秋粮收购工作正在陆续展开,重点是抓好以下工作:着力推进市场化收购,紧紧围绕“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强化人员、仓容、资金、运力等要素保障,深化产销合作;精心组织政策性收储,及时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指导相关企业合理布设库点,优化收购流程,合理把握各级各类储备收储轮换时机节奏,精准落实调控措施;持续优化为农服务,让售粮主体少排队、快售粮,针对不利天气等影响优化粮食产后烘干等服务、加强储粮技术指导;维护良好收购秩序,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严格粮食收购执法监管。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姚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