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0-18 17:11:09
2025第四届全国茯苓大会暨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应用大会于10月16日至17日在靖州开幕,300余名嘉宾共聚“中国茯苓之乡”,围绕“‘茯’聚靖州 标准引‘苓’”主题,共商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
靖州作为大会永久举办地,产业基础雄厚,素有“十方九苓,七出靖州”之称。目前,靖州年产茯苓菌种4600万包,占全国80%以上;鲜、干茯苓年交易量分别达10万吨和6.2万吨,占全国7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二。
靖州在茯苓标准建设方面成果显著,主导制定茯苓菌种生产国家标准及茯苓ISO国际标准;“靖州茯苓”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深加工产品荣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并拥有“茯苓多糖口服液”等5个国药准字号药品,产业集群入选湖南省特色产业集群。
17日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杨视频致辞,多位专家与企业代表发表讲话和主旨演讲。现场签约6个项目,涵盖菌种研发、生产运营及冷链仓储等领域。
大会开幕式现场。蒲湘萍 摄
大会期间,嘉宾分别考察了茯苓加工贸易中心、全国茯苓及其制品线上线下交易中心、修正药业(一期)项目、补天茯苓系列医药健康产品开发建设项目、茯苓菌种选育繁殖研发中心等,直观感受靖州从菌种培育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据悉,目前靖州已建成全国唯一的茯苓科技产业园,吸引了71家中医药企业、800多户加工户入驻,培育了1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15家规上加工企业,2024年茯苓全产业链产值81.59亿元,预计2025年破百亿元。
茯苓加工贸易中心。陈俊名 摄
作者:李大升 肖扬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