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0-19 21:11:01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于10月17日-19日在天津盛大开幕。本届农交会以“塑强品牌助振兴提振消费增活力”为主题,展区面积超十万平方米,汇聚全国3000余家企业、超2万种特色农产品。农民日报一场持续5小时的全景直播活动,通过多平台同步推送,总观看量突破75万人次,全方位展现了从天津地域特色到全国农业精品到国际农品交易的丰硕成果。
本次大型直播从中午12时持续至下午17时,通过抖音、百度、微博、视频号、快手等平台同步进行,总观看量达75万(其中微博单平台48万),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的盛会体验。直播镜头穿梭于各主题展馆,不仅深度探访了天津馆的“津农精品”,更系统性地覆盖了全国多个省份的特色展区及国际展馆,真正实现“一屏逛全国,一站览全球”。
津农精品强势亮相品牌建设成果丰硕
直播于12时正式启动,农民日报新媒体主持人李容琅以“灵魂三问”拉开序幕,点明中国农业从“量”到“质”的升级趋势。天津作为本届农交会东道主,其展区成为焦点之一。
在12:05至12:30的直播间环节,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市场信息处处长李洁接受专访,深入解读农交会筹备背景与天津的区位优势。她指出,天津依托京津冀核心位置,充分发挥辐射全国、链接国际的枢纽作用。谈及“津农精品”品牌建设时,李洁强调:“通过标准化生产、全产业链打造与数字化营销,天津已系统性地培育出小站稻、沙窝萝卜、茶淀葡萄、七里海河蟹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为农民增收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全国名优荟萃直播流量助推区域公用品牌出圈
本次农交会与直播活动,不仅是天津的舞台,更成为全国农产品品牌展示与推广的核心阵地。在长达5小时的直播中,全国多个特色农产品产区代表轮番登场,分享了品牌强农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强大的线上传播声量。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县委副书记熊石宁现场推介莓茶、猕猴桃等“金字招牌”,并阐述了如何将土家族非遗文化与农产品品牌相结合,打造有故事感的区域品牌“甘味”品牌同样动人,甘肃省甘味品牌中心副总经理刘博瑶在直播间分享了“甘味”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经验,以及“甘肃省天水市 麻辣烫”出圈对农产品销售的带动效应,揭示了“品牌强农”的甘肃路径。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的山楂虽小,也做成了大产业。其产业代表朱迎楠、李光震详细介绍了兴隆山楂从鲜果到饮料、果丹皮等深加工产品的产业链延伸情况,展现了地方特色产业如何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的代表则让观众深入了解了一颗白莲的历史、产业规模及其为当地莲农带来的增收实效。
国际展区多元互动龙头企业引领创新
直播镜头还深入国际展区,邀请了国际友人走入直播间,畅谈对天津的印象以及在农交会上的见闻。他们分享了各自带来的特色农产品,促进了中外农业文化的交流,凸显了农交会“链接全球”的平台定位。
在15:30至15:50的直播时段,天津食品集团总经理赵国荣携“网红”产品海河牛奶、利民调料等登场,分享品牌打造经验。他表示:“从淄博烧烤的酸辣酱到王朝葡萄酒,我们始终以消费需求为导向,通过科技研发与市场洞察,让传统食品焕发新生机。”现场展示体现了天津龙头企业在带动“津农精品”走向全国市场中的关键作用。
直播结束语中,农民日报的主持人总结道:“这场持续5小时的旅程,让我们看到了从天南到地北的中国农业新貌。农交会为‘津农精品’乃至全国优质农产品提供了一个面向全球的展示窗口。”本次大规模、长时段的直播,不仅塑强了天津的“津字招牌”,更利用线上流量优势,为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与合作机遇,成功践行了“提振消费、助力振兴”的大会主题。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缪翼 林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