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实施法治宣传教育法应当做好深度融合这篇文章

来源: 人民法院报 2025-10-22 17:18:21

编者按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此次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举措,通过国家立法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传播法律知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对于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为助力新法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本栏目特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规划室副主任王历磊撰写评论文章。敬请关注!

王历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2025年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法治宣传教育法的颁布施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举措,有力推动和保障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对于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的首要任务,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法治宣传教育法在指导思想中明确规定“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并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规定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首要内容。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首次入法,使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成为承担法治宣传教育职责的部门、单位的法律责任。

法治宣传教育法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体系。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在部署并组织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时,应当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各自职责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活动。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外宣介,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进一步彰显中国法治影响力和感召力。国家工作人员要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各级各类学校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治教育课程,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对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要采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增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努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夯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共同思想基础。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构建全方位法治宣传教育格局。法治宣传教育法作为普法工作的基础性法律,着眼于构建全社会大普法工作格局,将法治宣传教育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相结合,融入法治实践、基层治理和日常生活。

法治宣传教育法规定了国家机关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精神,实行普法责任制;明确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群团组织、事业单位都有结合各自职责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义务,并鼓励支持企业、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开展和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在立法工作中,要加强立法全过程宣传解读,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发布信息、介绍情况、回应关切,通过多种形式,扩大社会参与,将立法与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在执法工作中,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日常管理、服务、执法和争议解决过程,综合运用释法说理、疏导回应、指导示范、组织听证、发布解读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司法工作中,要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案件办理过程,结合各自的职责,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法律服务中,要在提供法律服务、调解处理矛盾纠纷时,结合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法治宣传教育法把“关键少数”和“未来多数”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法治宣传教育法聚焦“关键少数”,对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作了专章规定,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依法履职的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着力“未来多数”,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明确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并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和日常管理,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将审判机关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力量,明确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职责。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对普法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力量。法治宣传教育法对审判机关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职责作了专门规定,使法治宣传教育成为各级人民法院的一项法定职责。人民法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应当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审判工作的法治实践,让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行为准则,帮助公众树立法治意识。

要以案说法,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规定,审判机关应当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案件办理过程,结合自身职责,运用依法公开审理案件、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发布解读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法院的审判工作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法治教材,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案件办理全过程,依法公开审理案件、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发布解读典型案例,使每一起案件都成为普法的生动课堂。这种“以案说法”普法模式具有天然的权威性与说服力,既能让公众直观了解到法院的裁判逻辑与法律依据,又能充分彰显“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让公众感受到“看得见的公平正义”。同时,法治宣传教育法强调,法治宣传教育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不仅在维护人民权益、彰显社会正义,也是在向社会传递明确的价值导向,要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件的宣传,塑造社会的法治观念和道德风尚。

要院校联动,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专业支撑。人民法院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不仅要在审判工作中开展宣传教育,还要与其他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联动,形成法治宣传教育的合力。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规定,审判机关应当支持学校按照教育教学计划开展法治教育,提供法治实践教育资源,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开发法治教育课程。同时,法治宣传教育法规定,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要求聘任法治副校长,配备受过专业培养或者经过专门培训、能够胜任法治教育任务的教师,可以聘任校外法治辅导员。各级法院应当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选派审判工作经验丰富、熟知青少年身心特点的资深法官,以及创新能力较强、有讲授经验的年轻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或者校外法治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通过法治讲座、模拟法庭、专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固本强基,以法院工作人员的深厚法治素养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底色。法治宣传教育法将国家工作人员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关键群体,法院工作人员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一部分,其自身法治素养直接决定法治宣传教育质量。人民法院组织法也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实行培训制度,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应当接受理论和业务培训。各级法院工作人员应当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宪法和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治意识,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训,让法院工作人员不但“懂法”还要学会“讲法”,充分发挥“执法者”与“普法者”的双重作用,让法治精神通过司法实践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规划室副主任)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