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10-27 18:58:25
2025年第43周(2025年10月17日至10月23日),浙农中心远洋鱿鱼价格走势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交易量也小幅缩窄。

第43周,浙农中心平均结算价约为20,514.79元/吨,原条类和三大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小原条、大原条的跌幅超过1000元/吨,小头、尾鳍也分别下跌841元/吨、561元/吨。
从交易量来看,东南太平洋鱿鱼共成交4,950吨,较前一周减少13%。特小原条(1,395吨)、小原条(1,030吨)和片子(707吨)是主力品种,合计占总成交量的63%。

综合报价方面,原条类出现100-750元/吨不等的下跌,其他规格保持稳定。总体来看,东南太平洋鱿鱼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减弱,而卖方当前对出货的意愿较为谨慎,尽管如此,价格下滑的趋势依旧较为明显。

产量情况
秘鲁方面:10月21日,秘鲁生产部(PRODUCE)正式发布决议,将2025年巨型鱿鱼(Dosidicus gigas)的最大允许总捕捞量(LMCTP)提高至609,935吨,并启动一项新的科学调查计划。此外,生产部规定,在2025年10月1日至25日期间,累计捕捞量不得超过90,131吨,且必须在2025年10月28日晚上11:59前完成卸货工作。
公海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从2024年11月至今,单船平均捕捞量约为1,350吨,总体表现良好。但近一个月产量总体偏低,据了解上周单船平均产量仅1吨左右。
其他市场主体价格情况


第43周,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的秘鲁赤道鱿鱼价格小幅下跌。

第43周,浙农中心西南大西洋鱿鱼(线外)平均结算价约为36,241.71元/吨,除200-300g的产品价格回调500元/吨,其他规格保持稳定。交易量较前几周显著回升,共成交844吨。

从综合报价来看,中大规格的西南大西洋鱿鱼(线外)报价出现250-750元/吨不等的下跌。这表明异地渔货的涌入对本地西南大西洋鱿鱼市场已产生一定影响。

产量情况
专属经济区:今年阿根廷、福克兰群岛专属经济区内的鱿鱼捕捞均已结束。近日,阿根廷渔业部门放宽了对鱿钓船捕获鱿鱼在岸上再加工的要求,此举引发业内矛盾,该政策得到渔船主的强力支持,但遭到渔业加工行业的强烈反对。
公海捕捞方面:我国已于7月1日启动自主休渔,根据以往经验,该海域的捕捞作业预计将于今年12月重启。


第43周,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的阿根廷鱿鱼价格均环比下跌。
第43周,西北太平洋鱿鱼无交易。
从综合报价来看,各规格产品与前一周一致,保持稳定状态。

第43周,浙农中心印度洋鱿鱼未发生交易。
从综合报价来看,各规格产品的报价保持稳定。


第43周(10月17日至10月23日),舟山口岸远洋自捕鱿鱼进关量维持低位。
市场观察员点评:整体来看,第43周浙农中心鱿鱼市场总体呈震荡下行的态势,反映出当前市场正处于供需结构重新平衡的阶段。一方面,虽然供应端已有放缓迹象——远洋自捕鱿鱼产量减少、秘鲁巨型鱿鱼配额接近上限,但短期内尚未完全转化为价格反弹,卖方多持惜售挺价态度。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尤其是在今年主要产区鱿鱼捕捞量大增的情况下,买方也持谨慎态度。随着传统消费旺季临近,加之部分主产区(如秘鲁巨型鱿鱼)捕捞配额趋紧、资源约束增强,部分加工企业有望重新补库,市场或将迎来阶段性企稳甚至回升。但中长期看,主产区资源水平、市场需求恢复回升速度、全球贸易政策等因素将共同决定后续行情的强弱与节奏。建议市场参与者灵活调整采购与存储策略,密切关注鱿鱼市场的拐点与趋势变化,以更好应对潜在的市场波动与价格反转。
来源|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
本文采用的价格数据来源于浙江舟山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或公开渠道采集,仅代表在单一市场上不同规格品质的成交价。因商品的品质、产地等不同,价格会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