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有热度 农民很上心

来源: 中国农网 2025-10-28 05:33:02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郭媛媛


十月杨凌,硕果盈枝。第32届中国杨凌农高会田间展现场,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集中亮相,为农民朋友看实景、学真招搭建了广阔平台,让乡村振兴的“科技密码”真正“看得见、带得走、用得上”。

在揉谷镇姜嫄村太秋甜柿种植示范园区,湖南衡阳种植户王建军考察甜柿与造型花树后,笃定要按技术标准买苗试种,盼着每亩多收1000斤。青皮她园等10个经济林果展示推广点,从种苗到产业模式、从果子到品牌运营,展现全产业链创新,让农户看见“小种苗”里的“大希望”,对“南果北种”跃跃欲试。

杨凌良科种业基地试验田里,玉米颗粒饱满、挂着红花“举”着国旗。河南沈丘64岁老农侯双奎连续十年参会选种,认准“西农979”小麦,还计划订购“陕单609”“良玉99”玉米品种分享给邻村伙伴。

甘肃张掖基层农业工作者赵顺坤在田间展上调试水肥参数,计划再添3台植保机器人。去年,他使用杨凌智能水肥机实现省水一半、苹果每斤多卖5毛钱的显著成效。陕西靖边家庭农场负责人张东在土壤检测区查看报告,感慨传感器测土让施肥不再凭感觉,避免了烧苗问题。

杨凌田间展的“新奇特”不是摆设,而是助农增收利器。山东东营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院长龙昆去年带学员来学农技,有学员用杨凌智能温室系统远程调控温湿度,番茄亩均产量从8000斤升至1.1万斤,效益提升三成;杨凌知君菌业的方舱技术借展会对接多地农业园区,全年输出200多套技术方案……农高会“365天服务”的A馆常年展与“线下+线上”模式,打破科技红利的时空限制。

夕阳西下,农高会田间展依旧人潮涌动。这些让农民心动的“新奇特”正从杨凌走向千村万户的农田果园,化为实实在在的收成与收入。在杨凌这片热土上,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不断碰撞融合,孕育出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助力更多涉农群体借农高会东风,踏上“科技兴农、产业增收”的快车道。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