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2025-10-28 10:10:04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题:为“亚太引擎”注入中国动力
新华社记者董越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保护主义逆流涌动的背景下,本次会议承载着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社会对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共同繁荣的热切期待。作为亚太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中国始终以开放精神推动区域一体化与互联互通,以科技创新增益发展动能,以普惠包容促进共同繁荣,持续为这一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注入新动力。
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中国始终是区域开放合作的坚定践行者。作为众多亚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中国与各经济体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到19.41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中国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并于今年5月宣布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一系列行动彰显了中国与各方携手,共同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的决心与担当。与此同时,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区域内的“硬联通”与“软联通”,为亚太经济增长开拓了新源泉,为世界经济增添了宝贵的稳定性。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表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不仅有利于实现自身增长目标,也有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复苏。
创新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把握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的机遇,已成为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关键。中国不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更致力于同地区经济体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加强合作,推动亚太地区实现生产力跃升。在马来西亚,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极大便利了游客,激活了消费新场景;在泰国,中泰合作的浮体光伏项目为当地提供了清洁能源;在智利,中国制造的新能源公交车正加速当地绿色转型进程……这些生动案例,正是中国与各方共享创新机遇、共谋可持续发展的缩影。泰国开泰银行执行副总裁郑卓文表示,中国的科技成果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期待同中国在企业层面增加合资合作。
共同发展是亚太合作的总目标。亚太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要求各方必须将包容性增长置于突出位置。中国主张用好亚太经合组织平台,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加大对发展中经济体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共同做大经济发展“蛋糕”,让更多经济体、更多民众共享发展成果。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在亚太地区开花结果,通过举办减贫研修班、推广菌草技术、深化公共卫生合作等具体项目,共同发展的阳光正照亮亚太人民的生活。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潘荣德说,中国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搭建交流平台共享发展红利。
未来,中国将以自身的新发展为亚太提供新机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一个持续迈向现代化、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必将释放更庞大的市场潜力与合作机遇,为亚太乃至世界的发展带来更强劲的动力和更广阔的前景。
展望未来,中国将与各方一道努力,在开放中深化合作,在创新中破解困局,在包容中实现共赢,共同书写亚太发展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