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京经信”微信公众号 2025-10-28 16:07:07
10月24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举行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软件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处处长王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处处长王媛,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基础设施处副处长崔笑,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朋等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
问题:我们关注到,近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北京市“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请问北京在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落地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成果和领先实践?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基础设施处副处长崔笑:
很高兴与各位介绍我市“5G+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路径。今年,我局联合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了《北京市“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这份方案是未来三年我市推动“5G+工业互联网”深化应用的具体抓手,将为本地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工业发展质效提供有力支撑。作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北京始终以政策为纲、以技术为核、以场景为要,推动“5G+工业互联网”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落地新阶段。接下来,我将与大家分享北京的探索与收获。
第一,抓网络、攻技术、扩应用,三维突破筑牢融合发展根基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我市已构建起“全域覆盖、重点加密”的高品质5G网络底座。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近1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69个,全国名列首位。新建或改造超过1.7万个具备5G-A能力的基站,完成6.7万个5G轻量化基站升级,实现五环内全域连续覆盖,重点产业园区、制造业密集区域等关键场景5G-A网络全覆盖,全面支持IPv6技术。针对工业场景需求,已启动5G行业专网建设,首批试点项目有序推进,为设备协同、数据传输提供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支撑。
在技术攻关方面,我市技术创新与产业供给能力持续跃升。北京充分发挥产学研联动优势,加速5GRedCap、5G-A芯片、工业5G网关等核心元器件和重点产品的研发推广,丰富工业5G终端设备品类,本地5G-A产业链逐步完善。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在融合技术、网络兼容、安全可信等领域形成一批自主创新标准,为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云网算控”一体化演进加速,工业算力设施建设持续加码,推动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家的工业数据畅通流转,为深度融合奠定数据基础。
在应用拓展方面,我们坚持“场景为王”,推动“5G+工业互联网”从“能用”向“好用”升级,赋能价值加速释放。目前,工业领域规上企业5G应用渗透率稳步提升,5GRedCap、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突破400万大关;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生产现场监测等典型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从企业实际成效来看,5G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5%以上,不良品率降低20%左右,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正是融合应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生动体现,也为更多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第二,建试点、树样板、聚生态,标杆引领打造全国示范样本
我们坚持“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的思路,选择制造业企业集聚、网络基础良好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等作为试点区域,打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标杆。其中,北京经开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推动5G-A技术在工业核心控制环节部署,实现AI高精度视觉质检、高精度协同控制等创新应用,构建起“网络+平台+场景”的全链条赋能模式;海淀区依托科创资源优势,培育出一批专注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专精特新企业,形成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双向迭代的良性生态。这些试点区域正逐步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在推动典型示范作用方面,我们以“龙头带动、分类培育、标准引领”为策略,系统推进5G工厂建设,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融合样板。一方面,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行业,筛选技术基础好、转型意愿强的龙头企业启动首批5G工厂培育项目,引导企业围绕生产全流程开展数字化改造,重点突破生产设备协同、质量精准管控、资源动态调度等关键环节的5G应用,推动生产模式从“传统制造”向“智能智造”升级;另一方面,建立5G工厂建设标准体系,明确基础设施、技术应用、数据治理、效能提升等方面的指标要求,同时组建专家服务团队,为培育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方案优化等精准服务,确保5G工厂建设质量。通过总结提炼建设路径、技术方案、管理模式,形成覆盖多行业的标准化经验手册,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清晰“路线图”,切实解决企业“不会转、不敢转”的难题。
在打造生态方面,我们创新构建“动态储备+精准对接+示范引领”的全链条推进机制,着力打通“供需两端”。一方面,遴选优质企业纳入5G工厂潜力库,搭建供需服务对接平台,推动网络运营商、设备厂商、解决方案供应商与工业企业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已培育20余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7家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形成覆盖多行业的解决方案库,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菜单式”服务,大幅降低企业转型的技术门槛与成本压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与产业高质量融合。帮助我市工业企业持续提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能力,做强北京“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形成技术领先、应用广泛、效益显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谢谢大家!
[ 责编:乐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