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10-29 11:09:41

三农快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打赢了规模空前的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十四五”期间,设立了五年过渡期,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随着这一过渡期即将于2025年结束,如何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的长效机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在中共中央于2025年10月24日举行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谈到,“十五五”时期是过渡期结束后转向常态化帮扶的新阶段,要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把常态化帮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实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他还表示,过去5年过渡期的帮扶政策是有力有效的,过渡期后要坚持 “大稳定、小调整” ,保持财政投入、金融支持、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政策总体稳定。
“大稳定、小调整”,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可以说这是指导五年过渡期结束后帮扶政策转型的核心原则,这一表述明确了“十五五”期间帮扶政策的连续性原则,体现了对现有帮扶政策成效的充分肯定,也反映了党中央基于形势变化推动政策适度优化的考量。
那么具体来说,哪些要稳?哪些可能需要调?政策要稳,以“大稳定”夯实常态化帮扶制度基础。韩文秀明确指出,要坚持“保持财政投入、金融支持、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政策总体稳定”。这意味着在过渡期结束后,各项帮扶政策不会“急刹车”或“骤然退出”,而是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欠发达地区和脱贫群众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机制要稳,“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继续实行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帮扶工作不因阶段转换而出现空档或弱化。
实践证明,过去五年过渡期的帮扶政策有力有效。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帮扶近70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巩固提升。继续保持政策稳定性的价值在于为欠发达地区和脱贫群众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农村低收入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条件有限,过渡期后仍需要必要扶持,这要求我们保持帮扶政策、机制基本稳定,继续对脱贫地区、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
适度调整,以“小调整”提升常态化帮扶政策效能。在保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下一步将“根据实际适当优化调整,着力提高帮扶效能”。这种调整不是方向性的改变,而是基于五年过渡期实践经验的精准优化,是政策迭代升级的过程。例如,针对不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际,中央和省将分级负责,分层分类帮扶,也就是不能不管实际差异,搞“一刀切”,实现帮扶资源更加精准高效配置。
“大稳定、小调整”反映了稳中求进的治理智慧。这一原则既避免了政策急转弯可能带来的风险,又为政策优化留下了必要空间,是实现从超常帮扶向常态振兴平稳过渡的关键制度安排。
电动车“新国标”多重升级,守护百姓出行安全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中文版全部翻译完成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3个月稳定在3.3万亿美元以上
“体育强则中国强”——习近平的体育情缘
数智健康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 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健康创新路径
王小洪在山东和江苏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调研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
奋楫扬帆,不断取得现代化建设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善作善成
四川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美国单日上千航班取消 政府“停摆”或致航空运力削减20%
第八届进博会丨专访:期待进博会推动斯中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访斯洛文尼亚国民委员会主席洛特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