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高会展示丰硕成果,榆阳“头雁”引领产业振兴

来源: 农视网 2025-10-29 15:16:02

“万水千山都是情,尝尝果干行不行!”

“为什么我们榆阳苹果美?因为我们施的是农家肥。”

“天又高,水又蓝,我们的土地没污染。”

“0添加、0防腐,锁住营养、锁住水分,让你尝出健康,尝出不一样的感觉!”

在农高会C馆榆阳区“头雁”培育成果专题展区内,榆阳区十佳劳模、“头雁”张建仁一段朗朗上口的推介,瞬间吸引参会者里三层外三层围拢过来,大家纷纷伸手,争相领取他手中那红润诱人的苹果干。

此次农高会期间,由榆阳区37家企业和“头雁”主体共同组成的参展“方阵”格外引人注目。他们通过“图文展板+视频展播+实物展示+数字交互”等多元形式,集中展示了8大类40余种农特产品,在展会上掀起一股强劲的“榆阳‘头雁’风”。

展区涌动“榆阳热”“头雁”高飞引客来

展区里欢笑声、询问声和赞叹声此起彼伏,气氛格外热烈。一波接一波的顾客在各个展台前驻足停留,兴致勃勃地品尝、选购,对榆阳农产品的优异品质赞不绝口。

“农高会这个平台真是太好了!开幕第一天,我就参加了‘四新’成果发布会,学到不少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张建仁笑着说道,“只要农高会继续办,我每年都来!”这趟农高会之旅,让他收获满满。不少来自安徽、河南等地的客商向他抛出合作的橄榄枝,希望共同推进苹果深加工与果干生产项目。

不远处,榆林市占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头雁”谢园园正麻利地为顾客打包炒米,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这是我第三次以‘头雁’身份参加农高会,今年展位更大,人气也更旺啦!”她兴奋地介绍,光是第二天,炒米就卖出了数千袋,抖音、拼多多等线上平台同样销量火爆。“农高会让更多人认识了我们的产品,回去之后,我们一定更有动力研发更多优质产品,回馈广大消费者!”

“榆阳‘头雁’展区的每个展位都很有看头,”来自西安的张格局女士兴奋地分享着她的体验,“听了讲解,我深深被榆阳现代农业的发展所吸引。今天尝了不少特产,样样都美味,尤其是那碗饦,又香又辣,让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这样的好评,正是市场对榆阳农产品与“头雁”队伍的最好肯定。

“群雁”齐飞产业兴 沃土深耕绘新图

作为农高会的“老熟人”,左建平已是连续多年参展。这回,他特意带来了合作社精心培育的优质葡萄,想借着农高会这个大舞台,把品牌打得更响。

“多亏了专家指导、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我们西左界村现在已经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啦!”左建平语气中满是自豪,“合作社种的芝麻香瓜,一斤能卖到30元;榆阳葡萄也拿到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头雁’培育工程的一路相伴!”

从2022年开始,榆阳区就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携手,在全国率先实施“头雁”培育项目,推出“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的“头雁”培育计划,构建起“321+N”的特色培育模式,全力提升“头雁”们的产业带动能力和联农助农本领。

三年来,榆阳区已累计培育325名“头雁”,实现全区317个行政村“一村一雁”全覆盖。同时,建立5个“头雁”专家工作站,在“头雁”与专家的引领带动下,3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3000余户农户紧密联结,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发展格局,让乡土人才扎根乡村沃土,在产业发展中彰显示范引领作用,共绘共同富裕美好蓝图。

“来农高会,我们真是大开眼界,学到了不少新东西。这些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我们都要带回去,用在自家的产业中。”榆林市飞霞昌盛农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薛亮飞道出了众多“头雁”的共同心声。

“作为新农人,我们就应该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闫磊的这番话,也正体现了榆阳区“头雁”培育模式的初心——不仅要培养懂技术的产业能手,更要塑造有情怀、有担当的乡村领路人。

品牌科技双驱动 “榆”味飘香启新程

漫步展区,“扫码溯源”技术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消费者只需用手机轻松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信息——现场展示的农产品,统统“可溯源”。这套完善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实在在地增强了大家对榆阳农产品的信任。

“头雁”代表思耀国对此深有感触。他带来的耀国家庭农场羊肉,一直坚持绿色、环保、无公害的经营理念。“我们保证每一块羊肉都安全、健康。”这位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语气中充满自豪。

榆阳区的农业品牌化之路,也从2020年迈出关键一步。那时起,当地陆续完成基础调研与规划,并于2023年正式发布“沙地上郡”这一区域公共品牌,推动榆阳农产品从榆林走向全国。

本次专题展中,榆阳区整合展出14个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阵容十分亮眼。如今,这里不仅成功打造出“沙地上郡”公共品牌产业联合体,还培育出鱼河大米、榆阳米茶、榆阳土豆等多个全国名特优新产品。

与此同时,一批像“沙盖妹”“康农优品”“好婆姨”“上河湖羊”这样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也迅速成长,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榆阳经验”。

第32届农高会已圆满落幕,每一位“头雁”都带着满满的收获和订单,准备回到家乡继续他们的乡村振兴实践。他们在农高会上的精彩表现,不仅是榆阳区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注脚,更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他们用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热情证明:黄土高原同样能孕育出高品质的农产品,新时代的农民正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婕 党菲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