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1-02 18:11:01
11月1日,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稻浪翻滚、人流如织,第二届新米节暨“联通杯”新米品鉴赛在此火热开幕。活动以“智联潮白·稻香宝地,丰年印象·禾赋新章”为主题,通过品新米、展非遗、签合作、促销售等丰富形式,展现宝坻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开幕式在一场活力四射的开场舞中开幕,相声、京东大鼓等非遗节目轮番上演,尽显“文宝坻”的深厚底蕴。与此同时,新米品鉴赛火热进行,全区40余家水稻种植户携优质稻米同台竞技,10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品米官”从外观、香气、口感等维度现场打分。经专业品鉴,天津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送的“金稻939”品种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天津市宝坻区金稻家庭农场的“金稻521”与天勤家庭农场的“金稻939”获得二等奖;天津龙达通顺家庭农场、徐岩农场选送的“津原U99”等品种获得三等奖。来自八门城镇的种粮大户徐岩捧着刚获奖的“津原U99”品种小站稻感慨:“以前靠经验种地,现在靠数据说话,订单价比普通米高不少!”活动现场,宝坻区政府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分别与天津利达粮油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食品工业(天津)有限公司进行现场签约,就推动宝坻稻谷收购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共同打造宝坻数字乡村与智慧农业标杆达成合作意向。
收割体验区里,河北省游客张先生带着孩子挥镰割稻:“让孩子知道饭碗里的米从哪来,这趟没白来!”美食市集上,新米制作的饭团等引得游客排队品尝。农产品销售相当火爆,其中“宝坻三辣”、黄板泥鳅等地理标志产品尤为抢手。
作为天津最大的优质稻产区,宝坻2025年水稻种植面积达46.2万亩,占天津市总量过半。依托175天超长生长期和潮白河优质水源,当地稻米深受京津冀消费者认可。
通过“新米节”IP打造,宝坻区正构建“种得好、加工优、卖得俏”的全产业链。未来宝坻区将进一步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培育更多功能性稻米品种,让“宝坻大米”这张名片更闪亮。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