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 2025-11-04 12:06:03
大豆是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我国大豆播种面积连续四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大豆单产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眼下,东北、黄淮海等产区大豆已进入集中收获期。新季大豆大量上市,价格表现如何?面对国内国际市场形势,后期大豆价格将如何演绎?为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大豆价格稳中偏强,高油品种占比提升
金秋时节,东北大豆主产区迎来丰收。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嘉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盖永峰望着满仓的大豆,脸上满是喜悦:“今年是个丰收年!虽然春播略有推迟,但大豆生长旺季雨水充沛,收获期光照充足,产量和品质都比往年上了一个台阶!”
“合作社今年种植的1万亩大豆平均亩产约400斤,高产地块亩产能达到500斤,较往年提升了30-50斤,高蛋白大豆蛋白含量能达到42%-43%,较往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盖永峰介绍,通过种植适合本区域生长的“黑河43”“黑河88”等优良品种,并借鉴农垦的管理经验,采用大垄密植的栽培模式,合作社实现粮食产量连年提升。
近年来,国家持续鼓励高油高产大豆生产,东北主产区高油高产大豆面积增加,单产和品质同步提升。“今年种植了6000亩高油品种‘龙豆27’,平均亩产在400斤左右,油脂含量在21.5%-22%之间。”盖永峰表示,种植高油大豆享受高油高产大豆补贴,降低了投资风险,收益更有保障。 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前进镇,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也迎来了丰收。“今年大豆不仅质量好,产量也高,机械化收割,三天就收完了。”合作社理事长刘春生告诉记者,合作社种了1800亩大豆,亩产达到540斤,蛋白质含量达到40.5%-43%。
“今年大豆价格比较平稳,从十月初开始一直在涨。”刘春生介绍,高油大豆开秤价在1.75-1.8元/斤,近期已涨至1.85-1.9元/斤,蛋白含量在40%-44%的高蛋白大豆2.1-2.14元/斤,较前段时间涨了1毛多钱。“按照这个价格,除去地租、种子、农资等种植成本,再加上各类补贴,一垧地的收入在三四千元。”刘春生算了一笔账。
“目前已收获上市的新豆开秤价略高于上年,由于黄淮海产区大豆收获时期连续降雨,今年当地优质高蛋白大豆数量减少,预计高蛋白大豆价格偏强运行。”大豆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殷瑞锋表示,10月30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韩国会晤,就农业贸易与阶段性关税缓和达成共识,待后期美豆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供应量将会相应增加,建议东北主产区豆农把握好当前的行情,择机销售国产大豆。
优质优价特征明显,高蛋白大豆需求旺盛
从价格来看,今年在整体价格高开稳走的基础上,新季大豆市场的“优质优价”特征明显,高蛋白大豆因下游需求旺盛,价格尤为坚挺。
“目前,蛋白含量在37%左右大豆收购价在1.95元/斤,高蛋白大豆则按质论价,40%蛋白大豆价格在2元/斤,45%蛋白大豆价格在2.2元/斤。”收购商王立臣面向海伦及周边地区收购大豆,目前已收购约3500吨,“收购来的大豆主要出售给河南、北京等地的豆腐企业,市场上高蛋白大豆的需求较高。”
殷瑞锋介绍,从东北各产区前期零星报价看,普通商品豆主流价格区间在每斤1.85-1.92元(每吨3700-3840元),40%以上蛋白主流价格在每吨4000元左右,基本持平或略高于上年。海伦地区东生系列大豆蛋白质含量43%以上毛粮价格每吨达4600元左右,走势偏强。
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进一步提振市场活力。“自新季大豆上市以来,我们已收购5万多吨,计划春节前还要收购20万吨。”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采购总监孙英军表示。目前,企业收购价格在4300元/吨左右,主要收购蛋白含量在39.5%以上的高蛋白大豆。“这几年,随着产品种类的丰富和订单的增加,公司总体采购量也有所上升。”
“今年计划收购2.5万-3万吨,目前收购了近3000吨。”龙王食品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丁兆群介绍,目前公司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建设了8万吨产能的生产线,产品涵盖豆浆粉、大豆冰淇淋和植物蛋白饮料等多个品类。“我们在黑龙江海伦市红光农场和海伦农场建设了生产基地,通过定制农业的方式,推荐农户种植‘绥农119’‘龙垦3092’等高蛋白品种,收购时按照高出市场价0.05-0.1元/斤的价格进行回收,既保证了农民收入,也保证了生产原料的品质。”
“目前,从贸易企业看,中粮贸易、象屿等贸易企业也开始积极收购,对高蛋白大豆抬价收购意愿增强;从压榨加工企业来看,由于压榨有账可算,黑龙江多家油脂加工企业此前已开始收购高油大豆,收购价集中在每吨3600-3700元;从销区市场看,下游消费逐步进入旺季,市场购销活跃度持续提升,近期新季东北大豆已有到货,采购需求同步增长。”殷瑞锋表示。
国储拍卖成交率较高,后期高蛋白大豆价格坚挺
那么,后期大豆价格将呈现何种走势?
“目前我国进口大豆大部分来自于南美,随着南美大豆出口旺季的结束,大豆数量逐渐减少,出口报价居高不下,导致我国四季度进口大豆成本保持高位。”殷瑞锋表示,目前新季美豆销售进度缓慢、库存量高企、出口报价低于巴西大豆,重启对美豆采购,将会使进口大豆成本有所下降。进入11月份,随着国产新季大豆大量上市,预计市场价格走势将继续分化,其中高蛋白大豆市场价格有望保持坚挺走势,但普通商品豆特别是油用大豆价格继续上涨可能性不大。
国储大豆拍卖成交活跃,也反映了比较旺盛的市场需求。9月26日中储粮计划拍卖19349吨大豆,全部成交,底价每吨4150元,均价每吨4150元。9月29日中储粮按计划拍卖25162吨2022年和2023年产大豆,实际成交22078吨,成交率87.7%,成交均价每吨3948元,溢价0-10元。10月14日中储粮按计划拍卖43037吨2022年和2023年产大豆,实际成交28532吨,成交率66.3%,成交均价每吨3900元;10月24日中储粮按计划拍卖65201吨大豆,实际成交52003吨,成交率79.8%,成交均价每吨3910元,多为加工厂和贸易主体采购。
从期货价格看,10月30日美国财政部长表示中国已同意到明年1月之前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每年至少采购2500万吨大豆。消息一出,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主力合约(2026年1月)收盘价每吨406.8美元,环比上涨1.3%,从近五年低点强势反弹至15个月以来高位。而国产大豆市场短期受此消息影响有限,10月份大连商品交易所豆一(国产黄大豆)期货均价每吨4048元,较上月涨2.8%,临近月底日收盘价略有反弹,在每吨4100元以上小幅震荡。 此外,进口大豆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国产大豆特别是高油大豆压榨需求增长形成利好。“1-9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861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5.3%。8月份以来,巴西大豆出口报价上涨趋势明显,8月中旬已创下年内新高,之后一直保持高位坚挺走势。据监测,9月份巴西大豆到岸税后平均理论成本每吨3960元,10月份进一步上涨至3976元。而目前东北产区国产油用大豆到厂价每吨3650-3750元,与进口巴西大豆相比具有性价比优势,有利于当前国产大豆进入压榨领域。”殷瑞锋介绍。
“目前中美经贸谈判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后续美豆进口必将给市场运行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不过,由于美豆从签订订单、装船并运输到中国港口还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市场实际供应的影响将在明年年初逐步体现。”对此,殷瑞锋建议,加工贸易企业短期内不必担心美豆进口的市场影响,抓住时间窗口多收购多加工国产大豆,期现结合锁定收益;豆农也需要理性看待市场波动,既不用恐慌也不过度惜售,把握好售豆节奏,特别是东北主产区高油大豆种植大户尽量早售豆,在年底前落袋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