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11-04 14:18:13

三农快评
国家安全部11月3日披露了两起境外间谍窃取我国种子机密的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两起案例,一起是境外间谍以“合作制种”为名、高额报酬为饵,诱使境内人员朱某某非法提供亲本种子;另一起是某国领馆人员组织农业、生物等专业人员,以“走访调查”为幌子,违规探查我国重要农作物的产量与储备。这些窃密行为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大局,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尤其是亲本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领域重要的种质资源,严禁向外出售。一旦失守,将带来三重深远危害。
其一,直接窃取科研果实,导致巨大投入付诸东流。 一个优良亲本的培育,往往需要科研人员耗费数年心血与巨额资金。被窃取意味着我们最核心的品种优势瞬间丧失,等于替他人作“嫁衣”。
其二,引发知识产权陷阱,绞杀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 境外公司利用窃取的亲本,培育出新的品种,抢先注册国际专利。届时,我们自主研发的品种反而可能在出口时被诉侵权,出口受阻,甚至在国内也可能陷入“李鬼告李逵”的司法泥潭。
其三,产生的深远危害还在于可能动摇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每一个亲本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是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新型病害等未知挑战的重要资源,一旦流失,当我们需要特定基因来培育新品种时,反而要向他人获取,这将使国家粮食安全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
面对田野间出没的谍影,我们必须祭出雷霆手段,构建一张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防护网。
首要的是强力惩戒,形成高压震慑。 执法部门必须持续重拳出击,对一切窃取种质资源、泄露粮食敏感数据的行为严惩不贷、形成震慑。相关部门要强化内部管理和监管机制,堵住制度漏洞。同时,还要发动群众,构筑人民防线。 广大农民、合作社社员、乡镇网格员最熟悉乡情田况,是守护田野的“前沿哨兵”。要引导他们成为种子安全“吹哨人”,让任何可疑人员在农村天地中无所遁形。
电动车“新国标”多重升级,守护百姓出行安全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中文版全部翻译完成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3个月稳定在3.3万亿美元以上
“体育强则中国强”——习近平的体育情缘
数智健康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 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健康创新路径
王小洪在山东和江苏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调研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
奋楫扬帆,不断取得现代化建设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善作善成
四川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美国单日上千航班取消 政府“停摆”或致航空运力削减20%
第八届进博会丨专访:期待进博会推动斯中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访斯洛文尼亚国民委员会主席洛特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