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网 2025-11-04 18:06:10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栗翘楚)11月2日,《2025中国进口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暨第八届中国进口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联合发布。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报告》主编魏浩介绍,今年《报告》的主题聚焦“区域国别视角下中国进口发展的新变化”,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进口地区网络变化和中国进口产品结构变化两部分。《报告》利用2001至2024年世界各国之间的双边进口贸易数据,分析显示,从全球来看,不同国家之间的进口贸易活动日益增多,进口贸易网络密度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以及各区域进口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整体表现为提高的态势。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李钢表示,中国进口贸易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鲜明特征与独特优势,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进口贸易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基本完成传统工业化进程,进口贸易与国内产业的适配性不断调整,进口替代与产业升级形成了良性互动。同时,外部环境变化也对进口贸易有影响,金融危机、贸易摩擦及出口管制给中国进口贸易带来挑战,要高度重视进口稳定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聚焦进口贸易网络精细化发展,助力进口贸易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中国进口在全球格局中已经占据重要位置。从民生角度,进口有效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尤其跨境电商进口让国外优质日常用品更加便捷进入中国家庭。从产业发展角度,受资源禀赋限制,初级产品进口成为刚需,用于支撑工业化发展,进口结构持续优化。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通过资本输出带动中间品与消费品进口,有望更好牵引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孙浦阳表示,进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不仅是保障民生供给的关键,更是中国重塑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力量,通过掌握进口主导权主动制定规则,从而破解已有国际经贸规则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制约。此外,他指出进口是践行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贸易创新的关键在于搭建新平台,而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进博会等正是此类创新平台的典型代表。进口与自主开放、单边开放是高度适配的,通过扩大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规模,既能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现中国扩大开放的担当,又能逐步凝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制定贸易规则的认同。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胡海峰表示,当前主动扩大进口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进口贸易从过去的被动开放模式转向主动开放的新发展阶段,以开放姿态让世界共享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红利,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责任与担当。在进口贸易多元价值背景下,还要高度重视进口安全,尤其是能源、粮食等领域的安全,结合地缘政治形势,权衡进口的主动权与被动权,统筹长期战略与短期需求。
据悉,《报告》是全国在进口贸易方面发布的首部综合性报告,自从2018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来,已连续发布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