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民宿的乡村振兴实践

来源: 农视网 2025-11-05 05:32:01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靳民

秦岭北麓,草木葱茏。白墙黛瓦的精品民宿如明珠散落于陕西省蓝田县的青山绿水间,既是游客的栖息之所,更是激活乡土文化、重塑乡村价值的强劲支点。近日,记者深入蓝田县普化镇,探寻民宿引擎驱动的乡村振兴实践。

“昔日荒草丛生的涝池,如今成了游客流连的‘禅意园林’。”普化镇陈家滩村村支书郭永洲感慨道。该村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盘活闲置农房与废弃校舍,打造水麓蓝山民宿综合体,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为村集体增收45万元,带动6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蓝田民宿以美学赋能乡村:方若·谷仓集设四季农事活动,让游客体验农耕乐趣;方若·桃花源设有森林餐厅、耕读书屋与疗愈工坊;前卫镇疙瘩村打造“军事文化主题民宿”;九间房镇将废弃窑洞改造成“非遗体验空间”,闲置资源成了“金疙瘩”。

蓝田民宿深挖文化内涵:茂盛酒店承袭“勺勺客”文脉,将路边摊发展为资产过亿的酒店品牌;白鹿原影视城民宿群设立“汉服旅拍基地”,游客可沉浸式体验“长安十二时辰”剧本杀,千年文化得以鲜活再现。

“振兴乡村,要激活‘人’的动能。”长安大学员学锋教授指出。蓝田民宿从业者多为本地人,他们返乡就业创业,增收与照料家人两不误。如今,水麓蓝山引入智能会议系统,方若民宿借短视频推广客房,蓝田已形成“人才回流—产业升级—治理优化”的良性循环。

“过去村民遇事找干部,如今围坐议事亭共商共议。”郭永洲介绍。普化镇划分15个网格配专职网格员,建立“收集—协商—落实”闭环机制,今年已解决32件民生难题。全镇12个村接入智慧乡村平台,物联网可监测土壤墒情与游客流量,游客建议可实现24小时内快速响应,数字赋能让民意直通决策端。

夕阳西下,民宿灯火亮起,将军岭隧道车流穿梭。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的新蓝田图景,正在秦岭北麓徐徐展开。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