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5-11-05 16:06:57
11月3日,嘉兴桐乡乌镇云享路与智程路交叉口迎来一名“特殊交警”——轮臂式交通指挥机器人。它循着交通信号灯变化,用标准手势引导车流,还同步协助开展交通劝导,不仅吸引了来往目光,更成为街头一道充满未来感的风景线。
据了解,这款人形智慧警务装备将在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上岗”。该机器人身高1.8米,最高时速达6公里,续航超过7小时。它不仅能复刻各类指挥动作,还能与信号灯系统联动进行动态分流与智能劝导,成为大型活动期间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
“这台机器人是我们准备在今年峰会期间推出的一款‘桐乡智警’,名字叫桐桐,它也是一款融合了目前AI机器人技术以及大数据的智能警务装备。”桐乡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副大队长宋扬说,“‘机器人交警’长时间工作也不累,对我们交警执勤帮助很大。”
据介绍,这款机器人含有2个激光雷达和5个可360度旋转的摄像头,同时还加持了数字信号的处理技术,能够与路口的信号灯进行实时互动。同时,这款“机器人交警”还具备智慧语音功能,能够实时感知路面的交通情况,比如交通违法行为、路面破损、标志标牌缺损、交通安全隐患等。
“传统的机器人在雨雾天气影响下,指挥的精度会大打折扣,现在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同时,新款机器人配备了轮式底座,在路面指挥交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会大幅提升。”宋扬介绍。
此外,在警务装备智能化浪潮中,警务人员保障类装备同样迎来创新突破。面对严寒等极端天气,智能温控执勤背心为铁骑队员带来了“可穿戴的温暖”。
“启动不到一分钟,热量就从颈部、后背蔓延开来,骑行时再也不怕刺骨寒风了。”乌镇中队铁骑队员唐柳嘉说。这款背心采用柔性发热技术,精准作用于关键穴位,在0℃环境下可持续供热5至8小时,实现了“轻便穿戴”与“全程防护”的完美平衡。
“我们从实战需求出发,推动智能装备与警务流程的深度融合。”宋扬表示,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窗口,始终是前沿技术应用的“试验田”。围绕日常工作与重大活动警务需求,一批融合前沿技术与实战应用的智能装备应运而生,公安部门全程参与其需求定义与场景适配,未来,相关部门将持续深化“需求导向+技术驱动”的研发模式,构建“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的智慧警务新生态,让科技真正赋能一线、守护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