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1-08 02:11:01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关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壮大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建强企业高层次人才队伍。
7月22日,农业农村部部属“三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批科技副总签约启动会在京举行。在会上,派出单位、科技副总、接收企业三方共同签约,首批45名科研人员正式成为44家企业的科技副总,遍布全国20个省市区。派驻人员保留原单位科研资源,同时深度参与企业技术管理,形成“双重身份、双向考核”机制。
既是科学家,又是企业家,科技副总将成为连接科研与产业的“桥梁”,一方面将最前沿的技术带到生产一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将产业端的实际需求反馈给科研单位,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筑一座“金桥”,通一片“沃野”。从论文到产品,从科研到市场,从实验室到生产间,这一场跨越产业链两端的双向奔赴,必将汇聚起澎湃的创新力量。
双向奔赴,科产融合再升级
柔性引进科研人才到企业工作,实际上,放眼全国,科技副总制度已有多年实践经验。2013年,江苏省科技厅联合省委人才办启动选派科技副总的工作,目前已分11批次从全国492家高校院所选聘了9780名科技人才,到8140家江苏企业兼任技术副总、副总工程师等,有力支撑了企业创新能力发展。
湖北省自2020年开始,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科技人才担任省内中小微企业科技副总,迄今已选派六批共1476人,包含293个农业科技副总,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567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789项,共建创新平台1524个,培训员工10.4万人次,达成项目合作2763项。
在浙江,宁波和温州也已进行了探索实践。宁波着眼于先进制造业技术攻坚,重点向高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选派科技副总,取得了明显成果。温州则立足自身民营经济发达但产业层次偏低的现实,将科技副总制度与“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5年,浙江省本级选聘科技副总200名以上,推动各市、县(市、区)选聘科技副总500名以上。
当然,此次农业农村部部属“三院”科技副总的选派工作也并不是从零起步,而是在已有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出台了《院科企业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兼职兼薪离岗创业改革试点工作方案》,2024年与230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24年与158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累计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同983项。
“通过选派科技骨干下沉企业担任副总,有助于精准解决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科技人才成长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切实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为实现产业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荣小军表示。
针对需求,为企业送去“及时雨”
在首次签约的44家农业科技企业中,国投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种业”)算是资历尚浅的“新人”,亟需科技与人才的支撑。国投种业于2023年9月成立,是国投集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企业,致力于打造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研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的种业科技领军企业。
“在国投种业夯实发展基础、蓄势跨越提升的关键阶段,此次科技副总选派工作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公司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撑。我们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系统梳理了企业在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对外合作拓展、研发管理优化等方面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关键环节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最终确定了四名科技副总。”国投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杜黎龙表示。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翁建峰便是这四名科技副总之一。“我们和国投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之前就经常沟通交流,科技副总的政策出来之后,他们就立马联系到了我,希望能就此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翁建峰告诉记者,“4月以来,经过和国投种业的多次对接交流和实地考察,我更深刻清晰地感受到农业企业在种质资源创新、生物育种技术等领域的迫切需求,也更加体会到了自己身上的使命。”
在科技副总的机制下,科研人员“带着任务下企业”,让过去“项目制”攻关转变为“需求侧”驱动,着力构建“企业出题——科研解题——市场验题”的闭环机制。
“以前作为科研人员,都是从科学研究的需要出发与企业合作,但现在我作为科技副总,更多的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公司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我从哪些角度提供解决思路,从而使公司发展得更好。”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叶欢表示。
协同攻关,给创新加上“双引擎”
“科技副总主动对接产业的做法,不仅是农业科技企业的需要,也是我们农业科研院所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两者的双向奔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橡胶所所长李积华认为。
在实验室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处,科技副总架起了桥梁,让科研机构与企业得以抵达共同的目的地。在这样的模式下,与企业合作的不仅仅只是科技副总一人,还有科技副总背后的团队,乃至整个机构的科研力量。
对派出机构和科研团队来说,科研与产业的距离更近,能够更好地听到产业的声音,了解产业的需求,第一时间检验科研过程是不是贴近产业发展实际。
“我们研究所也有自己的实验基地,但和企业的基地运行模式是不一样的,面向实际的生产经营,需要我们不断优化技术细节,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所以担任科技副总可以让我们相互学习,自己也能获得进步。”叶欢告诉记者。
作为核心技术成员参与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与运营多年,如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罗坤换了身份,成为该企业的科技副总。深入洞悉企业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后,他对下一步工作有了清晰的规划。
“针对育繁推一体化需要,我将积极推动相关前沿科技成果在邦普开展转化应用。筛选适合邦普的育种、育苗、健康养殖等最新成果开展试验示范,加速成果转化,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引领对虾种业快速升级。”罗坤表示,“同时我将积极推动企业与我院及相关科研院校共建创新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启联合攻关新模式,强化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没有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战略要求必然缺少载体,科研工作可能失去方向。选派单位、接受企业、科技副总三方要心往一处想,让企业发展更好,成果涌现更多,科研单位实力更强,科技人员水平更高,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贡献。”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艺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瑶医文化:走出深山守护健康
故宫博物院“古籍保护与活化公益项目(一期)”成果发布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入列 习近平出席入列授旗仪式并登舰视察
“引大济岷”启动建设!双水源解决成都平原缺水问题
3项制鞋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助力消费者买的鞋更舒适合脚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Vlog: 从“一五”到“十五五”,工业发展离不开这个“关键一环”
文化中国行丨贵州“凯里八酸”之果酸——坛中果香
禁止这10类行为 多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