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025-11-09 10:12:02
促成33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涵盖尼日利亚农业服务型输出、义乌—非洲小商品采购、埃及苏伊士湾风电开发以及中非先进农机装备联合实验室等重点领域,项目类型涉及贸易、境外投资、工程承包和海外仓建设等,总签约金额达401.05亿元……这是记者7日从浙江金华市举办的2025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上获悉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金华市积极践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等倡议,持续拓展对非贸易渠道,深化双向投资合作,加强人文交流与人才培育,全力打造浙江乃至全国对非合作的“桥头堡”。
“近年来,金华与非洲的合作,呈现全方位、多层次、你来我往的生动格局。”金华市副市长黄慧介绍,每年有近8万人次非洲朋友到金华工作和生活,约3万名金华籍商人常年在非洲经商办企业。“金华侨商投资建设的中坦工业园,全面建成后将吸纳200余家企业,带动10万人直接就业。”她说。
在经贸领域,由金华(义乌)出口的小商品、小家电等产品在非洲市场备受欢迎,今年1—9月金华对非洲出口1114.9亿元、同比增长27.5%,占全国比重9.5%、占全省比重41.1%;非洲国家盛产的坚果、油籽、羊毛等农产品,也深受金华市民欢迎。数据显示,2024年,金华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占浙江全省的32.4%。此外,金华还通过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等新业态,不断提升非洲农产品的附加值,把非洲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全世界。
除了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金华与非洲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也持续深化、成果丰硕。依托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教育资源,金华已累计为来自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万名留学生提供了教育机会,构建起一条跨越山海的人才培养通道。
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自2007年起,该校已招收来自非洲38个国家的1190名国际学生,培养出一大批具备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商贸人才。这些留学生中,既有回国发展的创业者,也有选择留在金华继续发展的奋斗者。例如,几内亚留学生迪亚罗在毕业后创办贸易公司,成功将义乌小商品销往非洲多国,实现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生动展现了教育合作所催生的共赢成果。
这些人才的流动与扎根,不仅为两地经贸往来注入活力,也促进了文化领域的深度交融。正如金华市外办党组书记、主任陈艳所言:“近年来,金华与非洲的文化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涵盖音乐、美术、非遗、文博、演艺、旅游等方方面面。文化领域的丰硕成果,也为中非合作奠定了深厚基础。”
据了解,金华市举办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7年来,组织开展了100多场配套的对非交流、商务接洽活动,累计促成100多个对非合作项目签约,有效推动了金华与非洲经贸合作的持续繁荣。
“立足新起点,浙江金华将深化与非洲在各领域、多渠道、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全力打造中非合作的‘金华样板’,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更大力量。”金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李 平 彭嵩涵)
电动车“新国标”多重升级,守护百姓出行安全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中文版全部翻译完成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3个月稳定在3.3万亿美元以上
“体育强则中国强”——习近平的体育情缘
数智健康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 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健康创新路径
王小洪在山东和江苏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调研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
奋楫扬帆,不断取得现代化建设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善作善成
四川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美国单日上千航班取消 政府“停摆”或致航空运力削减20%
第八届进博会丨专访:期待进博会推动斯中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访斯洛文尼亚国民委员会主席洛特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