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传播与双碳科技成果普及转化研讨会在江苏盐城举办

来源: 光明网 2025-11-09 11:06:09

2025年是新《科普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年,为积极营造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技成果助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社会氛围,促进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普紧密结合,11月7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政府、桂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年生态环境科技传播与普及转化研讨会在江苏盐城举办,气候传播与双碳科技成果普及转化分会同期举办。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条件,任何变化都会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工业生产等造成重大影响。正因如此,推动气候科普,能够在突发灾害事件中有针对性地为公众解疑释惑,增强社会公众气象防灾减灾避灾、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助力政府和社会利用天气气候过程服务生产生活。

气候传播与双碳科技成果普及转化分会召集人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院长、教授冯兆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戴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副教授李蓓蓓,与会专家共同聚焦推动气候变化“大科普”分享经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智协飞作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航空气象服务及减碳成果》的报告。他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频繁的高温热浪、极端降水以及海平面上升等严重后果。精准的机场风场预报预警通过精准捕捉风向、风速、风切变、阵风等关键参数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机场飞行的全流程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可以有效减少航空器的滑行距离,减少能耗,从而显著减少碳排放。

“科学研究课程对中学教育意义重大,其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索欲,培育科学思维与方法,助力学生形成科学责任与态度,为未来投身科学研究奠定基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董汉文重点介绍了其“地质碳循环”科学研究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为其他中小学开发科学研究课程提供借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戴佳作题为《面向中国公众的气候与可持续传播》的报告。她介绍,公众核心信念会显著影响到其对气候与可持续议题的认知、态度、行动等关键因素。报告通过探究不同人群在气候议题之中的共性与差异,针对不同人群拟定了相应的传播目标、生成了相应的传播策略。

在气候领域,每年仍有大量谣言传播,围绕环境与气候谣言的特征及辟谣效果,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陈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环境与气候谣言数据,分析了其传播频率、主题类型及辟谣主体的分布特征。通过描述性统计与案例观察,揭示社交媒体中环境谣言的传播规律与辟谣机制,旨在为公众理解信息真伪、提升环保认知提供参考。

针对“抽象概念难落地、公众认知难共鸣”的问题,喜马拉雅生灵的朋友自然影像团队创始人张丽娜分享了团队在藏羚羊成长与救助、黑颈鹤迁徙及越冬安全等方面的案例,将“全球变暖”转化为可观察、可感知、可参与的“身边事”。

中国科协气象科学传播专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江晓东作题为《气象赋能生态科普引领未来》的报告。他介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依托学科优势,构建了“专业引领+实践驱动+社会联动”的科普体系,通过“专业+科普”深度融合、“实践+教育”场景化体验、“校地+社会”协同联动,将学院在气象、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扩大了科普辐射范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李蓓蓓结合气候变化教育和研学的实践探索,分享了在高校科普研学营、科普微视频制作和科普资源融合应用和转化实践方面的思考。她认为,研学可以让抽象的气候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行动体验。“研学+气候”既能搭建“认知—认同—行动”的完整链路,也能培养青少年的生态素养与全球视野。

漓江,拥有闻名天下的秀丽风景,近几年来,却也时常遭遇洪水风险。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许景璇博士围绕漓江生态流量保障与科普分享转化经验。她介绍,通过线上创作系列科普视频,线下依托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和百年水文站等平台,开展实践教学与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新技术、新装备直接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构建了“科研-科普”协同转化体系。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碳排放技术科科长胡敬韬以内蒙古的低碳发展和科普宣传为例,介绍了中心相关工作。“2021年至今,我们开展了多项科普宣传活动,活动覆盖‘低碳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等多个主题,紧密结合工作、生活乃至国际合作项目,收到了诸多方面的好评成效,成为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科普宣传的排头兵。”他说。

从航空气象服务、地质碳循环等硬核科技,到受众分类、辟谣机制、气候叙事的软性思考,气候传播与双碳科技成果普及转化分会不仅播下了的科普种子,更搭建了科技成果与社会认知的沟通桥梁。(蔡琳)

[ 责编:肖春芳 ]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