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设备助力科威特沙漠变田园

来源: 新华网 2025-11-13 11:06:03

“这是科威特第一次批量销售本土种植的香蕉!”站在科威特南部艾哈迈迪省沃夫拉地区的戈壁荒漠中,年过半百的当地农场主萨里·阿兹米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8月,他在沙漠中种植的香蕉上市销售,引发当地媒体关注,被誉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实现这一切,得益于来自中国的设施设备,让萨里在沙漠中成功建起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农场。

见到中国记者来访,萨里迫不及待地带记者参观沙漠中的绿色田园。刚刚靠近农场大棚外围,就有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进入大棚后,映入眼帘的是满枝瓜果。萨里拍了拍大棚的承重钢管,指了指塑料顶棚,接着快步走近一个电控开关展示大棚循环水冷系统,嘴里不停念叨着阿拉伯语“alsini”(中国),意思是说这些设备全部来自中国。

事实上,在这座农场里,小到胶带、镰刀,大到电动三轮车、农用拖拉机,都从中国进口。

萨里从小就热爱农业,并从父亲那里学习了一些种植技术。他的梦想是在自家沙漠农场中种植出种类丰富的果蔬,将满地黄沙变成绿色田园。过去,虽然萨里熟知种植技术,但他和祖辈一样,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难以形成种植规模。

近年来,随着中科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连年保持科威特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方经贸合作结出累累硕果。中国技术与商品也逐渐赢得当地市场信赖。

2016年,萨里开始建农场,曾赴多个国家考察农业技术和设备。萨里到中国参加广交会期间,在展会上看到一套自动化控制、循环水冷系统的“凉棚”时,他意识到: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答案。“中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广州,我们学习了最新的农业技术,并将许多技术带回科威特。”

通过持续引进中国设备,萨里逐步将农场面积扩大至8.5万平方米,建起200多座大棚,并全部安装了这套系统。通过风扇和循环水的降温,即便室外近50摄氏度的高温,大棚内的温度也一直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下,克服了沙漠种植中的最大难题——高温蒸发。

据科威特农民联盟统计,目前科威特约有7500个规模农场,主要集中在沃夫拉地区和阿卜杜利地区。这些农场主使用的大多数现代化农业设备和物资都来自中国,涵盖重型和轻型机械、冷却面板、温室通风扇、农药、肥料、滴灌系统和防护材料等。

科威特的果蔬基本依赖进口,香蕉价格比较高。“有了大棚设备,为何不自己种植呢?”萨里最初在大棚里试种了8棵香蕉树,没想到成活率极高,不仅结满了香蕉,根部还长出了小树苗。渐渐地,萨里大棚里的香蕉树从1000棵增加到2000棵,如今已有2万多棵香蕉树。

沙漠农场变成绿色田园。大棚里郁郁葱葱,瓜果飘香,除了香蕉,还成功种植出橘子、火龙果等30多种果蔬。萨里实现了梦想,他的农场也成为当地旅游观光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