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1-15 18:11:03
近日,安徽省潜山市黄铺镇陈桥村再生稻示范片测产结果公布:该示范片采用的“宽窄行机插+对行精准机收”新技术模式取得显著成效,50亩示范田再生季平均亩产达505.9公斤,头季亩产775.0公斤,两季总产量达1280.9公斤,创下再生稻北缘区小面积单产新纪录,较常规种植模式增产20.3%。
再生稻“一种两收”本是一种高效的种植模式,但由于传统收割机作业时对稻桩造成严重碾压,导致再生季出苗不足、产量和品质下降,这一直是制约其大规模推广的关键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再生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创新团队在安徽农业大学吴文革教授的带领下,成功研发出“宽窄行种植+对行无碾压机收”集成技术。该技术通过农艺与农机的深度融合,将插秧行距优化为宽窄行配置,并运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精准机插,特别预留45厘米宽行作为收割机的专用通道。收获时,同样依托北斗导航技术,实现收割机沿宽行自动对行作业,有效避免对稻桩的碾压。
实测数据表明,此项技术将机收碾压率从常规的33%以上降低至最低8.2%,效果显著。在潜山示范片,宽窄行种植模式使头季产量较对照田增产4.8%;再生季因碾压大幅减少,出苗整齐、群体质量得到优化,亩产显著提高,充分证明了“少碾压”对再生季产量的决定性作用。
业内专家指出,该技术成功构建了品种、农机、农艺与智慧管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安徽多地扩大示范规模,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这项技术为实现再生稻北缘区“再生季亩产千斤、两季超吨粮”目标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撑,也为长江流域再生稻高产稳产开辟了新路径。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