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洪流中的弄潮儿——《大河奔涌》书写的乡村振兴与人生价值观

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1-15 18:11:07

四川作家李顺治先生创作的《大河奔涌》(四川人民出版社,2025年10月出版),与很多书写乡村振兴题材的作品不同,不但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而且揭示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关注乡村发展、怀恋故土家园,以及有志于振兴乡村、愿意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奉献力量的人们,都能从这本书中受到教益、得到启迪。

血地热土生发无限动力

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土地与无数人的生活休戚相关。虽然城乡差别正在逐渐消弭,但不可否认的是,出生在农村,意味着改变人生命运、改变乡村落后面貌,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大河奔涌》描写的主人公廖长江,出生在蜀西省益都市青江区东山镇坡尾村,这是小说中虚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迹可循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贫穷、落后如同魔咒,让在这个远离城市的乡村生活的人们,倍感艰辛,甚至有点喘不过气来。

那时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如果不能通过考试升学脱掉“农皮”,除了学个手艺混碗饭吃,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当兵进部队,否则只能像父老乡亲那样,脸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苦度时日。不幸之中的万幸,廖长江高考落榜后,如愿以偿,当兵入伍,而且通过刻苦努力的实干、不怕牺牲的精神,得到部队认可。

但是,正当部队要给廖长江提干时,他却践行对战友的承诺,毅然转业回乡,坚持到比自己老家坡尾村条件还差的光坡村去赡养战友父母家人,开始平凡但不平淡、普通却不普遍的生活。

作品开篇通过描写廖长江在“尖山”的高山之巅,勇救忽然滑倒的同学徐三娃儿,发掘出主人公性格基因,为他后来“转业认亲”“辞职回村”“振兴乡村”等行为处事埋下伏笔;作品描述廖长江这个乡村基层干部挺身而出、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理由同样站得住脚。那些铭刻在心的记忆、生动的事实铺陈,生发出来的情感,虽然并不“高大上”,也没有虚假伪饰,却十分接地气。

贯穿整部作品的理论支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者没有用理论统治理论,也没有用理论解释理论,而是用一个接一个的事实证明理论。先是担任村支书的廖长江召开“周末板凳会”,从思想上统一群众;取得大家支持后,再给大家信心;接着是行动,办好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事,让村民拥有看得见的幸福,过上好日子;最后,作者用“他们认为”“他们对比”“他们决心”三个排比句,总结出廖长江率领光坡村代表奔赴浙江余村参观考察的结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但在浙江余村行得通,在蜀西光坡村也能实现,为致富理论找到实践依据。

“血地”这个词,在文学上常被用来指代生命的诞生地,或者血脉传承的故乡,象征生命根源与乡土情结。李顺治在《大河奔涌》中借用曾霞身份,说出廖长江能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付诸实践的根本理由:“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家乡情结”。

领导智慧推动地方改革

廖长江从部队转业到蜀马轴承有限公司,后调任区工商联,再辞职回乡担任村支书,他面对的是经济极端贫困的落后山村、思想五花八门的落伍村民。如果仅凭热情和勇气,是注定扭转不了乡人的思想动态、改变不了乡村的落后面貌。但是,廖长江运用他客家人独有的智慧,最终实现了把“污水光山”建成“绿水青山”,再变成“金山银山”的理想,践行了“两山”理念。

主人公廖长江深蕴藏于心的领导才能,除了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屋建瓴的思想,把客家人的聪明才智融入领导智慧,不但令人拍案叫绝,也是他在基层工作中出奇制胜的“秘籍”。

村民杨动好打麻将,荒芜了农田,还不接受批评,廖长江与村委会副主任陈大雷用各种办法,切断了杨动打麻将的“搭子”,杨动只好垂头丧气离开打麻将的茶馆;光坡村的“铁算盘”苟铁,得知村里要修建养老院,便提前换地、栽树,试图让村里给他巨额赔款。与这样的“铁算盘”打交道,无疑再一次考验乡村基层干部的领导应变能力。经过几番较量,结果自然是“铁算盘”失算,养老院按计划修建。

让懒惰的人觉醒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没有懒惰的条件;让贪婪的人不损害集体利益,既要依靠法律法规,又要与他们巧斗智斗。在光坡村扩建村道时,出了两件大事。村里出名的泼辣女人杏花,竟然要求村里“一根葱赔两百元”,一根葱的价格相当于一棵杏子树。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杏花施展了一个农村“刁蛮婆娘”歪、愚、恶、狠、霸等全套“武艺”,不但跑到村治保主任唐兴贵家里骂人撒泼、抢碗吃饭,还故意驱使自家公牛撞翻测量队员周祺的皮卡车。领导者的智慧,这时再一次经受考验。经过村社劝解、法庭调解,这场差点出人命的闹剧,终于以“舒杏花白白损失一头公牛,还搭进去一千元诉讼费”结束。廖长江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克制、抗压、务实,无不是客家人优秀的性格基因使然;村主任钟三运和“龚首富”暗中勾结,妄想取得村道扩建工程牟取利益,廖长江嘱咐廖欢故意改了招标底价。钟三运果然偷看了虚假招标文件,“龚首富”自然没有得逞,村里保质保量完成了村道扩建。

《大河奔涌》再次证明,乡村振兴的阻力,有不少来自村民本身。这些人并不是不愿意让自己生活的家乡变得更美好,而是钩心斗角耍尽心机、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是乡村经常上演的闹剧。基层领导干部要想有力推动地方改革,妥善处理这样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

个人价值观与家国命运

李顺治在出版《大河奔涌》之前,还创作了两部与“河”相关的作品,一部是2018年完成的《北河东去》,一部是2022年出版的《毗河之上》,与2025年出版的《大河奔涌》,刚好形成“大河三部曲”。按照作品展示的年代背景、故事内容、创作特色,李顺治的“大河三部曲”与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价值在于比较完整地再现以毗河为坐标的现当代历史发展、社会变革,全面展示了毗河儿女的生存状态、个人价值观,以及如何由此影响、改变家国命运。

《大河奔涌》是以真实原型为背景的虚构创作,最具挑战性的就是如何做到“熟悉的陌生化”。作者李顺治在毗河出生、成长、生活、工作,对当地地理、历史、人文、风俗、政治、经济、生态等了然于心,对城乡结构、城乡差距以及由此带给城乡居民不同的生活状态,比普通人更了解熟稔。他在《大河奔涌》中塑造出“廖长江”这个鲜活的乡村基层改革者形象,彰显当下乡村振兴已经步上了一个新台阶。农民从“吃饱穿暖”到“吃好穿好”,再到超越“吃穿”之外的精神富足,不能只是重视土地里长出的粮食,更需要进行文化土壤的改良和优化。

廖长江带领大家振兴家乡,不是一般文学作品中叙述的那样轰轰烈烈,但都是看得见的实事:换电表、修村道、创农业观光项目、建东山运动乐园、开办康养园、盘活林盘、栽种果树组成“三千果园”、开设农家乐、搞客家拜祖、开建东山客家文化街;幸福溪谷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游览参观,兰花富硒山泉水人人饮用,蜀骁马术俱乐部焕发出蓬勃生机……

文学作品中的“眼见为实”,还需要经过读者检验。读者“检验”的方法,就是根据作品的思路检测文字的真实。“文字的真实”就是作者表达的思想是否符合现实逻辑。比如廖长江人生的几次重大转折,都能让人从惋惜中找到理解的理由:父亲抵押家里的棺材和神龛桌送儿子读书,是客家人“把文化传承看得比财产更重要”的现实例证;落榜之后入伍从军,是客家人坚韧不拔的写照;转业认亲赡养战友家人,体现了客家人一诺千金的品质;辞职回村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是客家人团结博爱的特质。这些“理由”,不是喊口号式的“宣言”,也不是用数据和理论的“论证”,而是通过无数“小事”串联起来的“感动”。让读者接受了这些接人间烟火气的真感情,自然就不会把《大河奔涌》当成小说来读,而是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真实原型,这样的“真实原型”干出的成绩被读者证实之后,作品就有了灵魂,作品中的人物就破纸而出。

《大河奔涌》既有立体建构的视觉效果,又有滴水不漏的严密逻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光坡”成“青山”,“青山”变“金山”,在日常烟火气与感人的赤子之情中顺势完成,不突兀、不空洞。

《大河奔涌》虽然写的是客家人振兴家乡的故事,客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闪现出的耀目光辉,同样令人震撼。“客家人的改变,是文化土壤的改变;文化土壤的改变,才会真正改变一个地方”成为全书主题的升华,作者驾驭文字、把控文本的能力,可见一斑。

廖长江从浙江余村找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密码,让“光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顺治在《大河奔涌》里普及、提升了客家文化,让“廖长江”的存在合理,并且“廖长江模式”可以传承推广。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正是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创新创造中华民族文化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面激发。滚滚时代洪流奔流不息,国家需要更多坚守、坚持、坚韧、坚定的弄潮儿。

作者:冯俊龙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