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5-11-19 05:33:01
为加强苹果园冬季科学管理,给来年苹果健康生产打下良好基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制定苹果园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供广大基层技术人员、苹果种植户参考使用。
加强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客土(压土):对于土层浅薄、土壤贫瘠的果园,利用冬季农闲时期进行客土,“以土代肥”每亩可压土20—25吨,山丘地压土不宜超过15厘米,沙地压粘土不能超过10厘米。客土压土前先旋耕,使新压土和原土层融合在一起,避免形成“上下两层皮”。深翻:冬季不太寒冷地区未完成深翻的果园可在冬季深翻改土。深翻深度一般要达60—100厘米,在土壤疏松、质地均匀的地块40—50厘米即可。底层为粘板层或半风化基质的地块,应加大深翻深度,打破限制层、加厚活土层。深翻可结合施入作物秸秆等粗大有机物料、有机肥。
科学施肥技术。秋季未施基肥的果园,需抓紧施基肥,越早越好。
浇灌封冻水。浇足封冻水,有利于果树安全越冬,提高树体抗寒能力。一般在12月上中旬,当气温降至3℃—5℃或果园土壤出现夜冻昼消现象时,浇灌越冬水,确保浇水后2—3小时地面无积水,地下40—50厘米土壤湿润,果树根系分布层土壤湿度维持在70%—80%。1—2年生新栽矮化自根砧幼树,浇水2—3天后可用土培根,并及时回填灌水沟。
适时整形修剪
修剪原则与注意事项。冬季尽量不修剪,可在萌芽前进行,按照“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大枝稀小枝密”原则操作,以调整树形、控制枝干比、平衡树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更新树体不同类型枝组的数量和比例、调控花量与产量。修剪时需保证伤口平整,减少病菌侵入;修剪后要及时清理果园,将剪下的枝条集中销毁,降低病虫害传播风险。修剪后伤口需涂抹伤口愈合剂,树干需涂白或包扎保护材料。
修剪方法。疏枝:从枝条基部剪除,主要针对竞争枝、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等。短截:对一年生枝的修剪,依据短截位置可分为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和极重短截。轻短截指在枝条上部次饱满芽处剪截,可促进下方形成中短枝,控制枝条旺长,促进成花;中短截指在枝条中部饱满芽处剪截,修剪后枝条生长旺盛,可用于延长枝头;重短截指在枝条下部次饱满芽处剪截,可用于培养结果枝组;极重短截指在基部轮痕处剪截,常用于徒长枝修剪。回缩:剪去多年生枝的一部分,或在多年生枝条上修剪,多用于多年生骨干枝、结果枝组、辅养枝等。长放:对枝条不进行修剪,保留其自然生长状态,一年生枝可连续长放多年,以缓和枝条长势、降低成枝力,从而培养结果枝组。
做好病虫害防控
冬季需重点防控的病虫害主要有腐烂病、轮纹病、顶梢卷叶蛾、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山楂叶螨、介壳虫、食心虫等,可采取以下措施:
彻底清园。趁落叶未干透时,全面清扫园内及周边的病果、落叶、杂草、果袋等,集中烧毁或深埋;冬剪结束后,将剪下的枯枝、病枝、虫枝及落叶、僵果等运出园外集中烧毁;树干捆绑诱虫带或稻草诱集越冬幼虫的果园,需及时解开诱虫带或稻草,烧毁或深埋。
喷施石硫合剂。喷施次数不少于2次,对全树及地面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确保树干淋水、地面喷湿。
修剪病残枝。刨除死树、病树,刮除树干翘皮,锯除死枝、病虫危害枝和弱小枝条,清除枝干上的越冬病虫源;发生火疫病的果园,修剪病枝时需远离发病部位至少50厘米,较大修剪伤口需涂愈合剂保护剪锯口。
防治腐烂病。查找树体上的腐烂病斑,从病斑以下5—10厘米处剪除整个病枝;若剪除病枝对树体或产量影响较大,再采用常规措施刮治腐烂病斑。
防治轮纹病。轮纹病发病严重的果园,需刮破或轻轻刮除坏死病斑,再涂布枝干保护剂,使杀菌剂渗入病组织,抑制病斑内病菌生长扩展;当主干和主枝上轮纹病瘤较多时,可用锯背等工具清除主干和主枝上的病瘤。
树干涂白。果树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选择晴天气温高于0℃时,使用生物涂干剂或石灰涂白剂对果树主干和大枝进行涂白,涂白高度一般不低于80厘米。
做好灾害预防
冬季来临前,需做好防冻防寒(尤其针对矮砧果树)和防霜冻准备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培土防寒。结冻前在树体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交界处培土,厚度20—30厘米,来年化冻时撤除。
主干束草。用稻草绳缠绕主干,既能有效防冻,又可消灭越冬病虫。
树干涂白。对主干、大枝及中心干部位涂刷涂白剂,可起到防冻作用,还能延迟来年开花时间(预防倒春寒)。涂白剂配制比例为:水30千克+生石灰10千克+食盐2千克+动物油2.5千克+石硫合剂原液1.5千克。
老果园新建改造
园地整理。采果后尽快刨除老树,清理园内枯枝,平整土地。每亩撒施5吨以上有机肥和适量生石灰(200—400千克/亩,酸度大、黏重的土壤多施,反之少施),旋耕改良土壤。采用宽行密植方式建园,按照3.5—4.0米行距规划定植行,冬前开挖深0.6—0.8 米、宽 1米的定植沟,清捡定植沟内残根,将熟土(0—40厘米)和生土(40—80厘米)分开放置,春季回填时生土在上、熟土在下;结合回填,在每亩定植沟底部施3吨以上有机肥。机械起垄,沉实后垄高20厘米,上部宽1米,下底宽1.2—1.5米。
重茬土壤处理。栽植前需采用棉隆、威百亩、高锰酸钾等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使用棉隆时,土壤相对含水量需保持在80%左右,沿定植行按120克/平方米用量撒施,旋耕2次确保充分混匀,旋耕深度不低于30厘米;当天需立即用不低于 4丝的塑料薄膜覆膜,保证密闭不透气;幼树定植前15天左右揭膜透气,通风7天后旋耕一次,充分挥发残留药剂;若土壤残留较多,提前7天浇水促进棉隆降解,也可通过小麦种子发芽实验验证杀菌剂是否残留。
使用威百亩时,土壤相对含水量需保持在 60% 以上,35%有效含量的威百亩按每亩20千克、42% 有效含量的按每亩15千克用量,兑水至500千克稀释后,采用条沟或滴灌施用;当天需立即用不低于4丝的塑料薄膜覆膜,四周密闭不透气;幼树定植前15天左右揭膜透气,通风7天后旋耕一次,充分挥发药剂残留。
栽植前也可用高锰酸钾进行土壤处理:将80克高锰酸钾(约为土壤重量的0.1%)与树穴土充分混匀,间隔3天浇两次透水,翻晒后再定植幼树。
选用抗重茬菌苗。通过培养丛枝菌根,在苹果砧木组培炼苗阶段将菌接种至砧木根系,获得抗重茬障碍砧木,再嫁接培育成抗重茬障碍菌苗。定植时选用根系发达、长势强壮、抗病能力强、早产早丰的抗重茬障碍菌苗建园。栽植前用清水泡根48小时,定植后注意保墒,同时加强新建重茬果园的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张朝辉参考全国农技推广网、中国农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