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1-19 20:11:03
近日,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发布首批“一带一路”科技减贫先进技术成果清单,其中水产相关技术总共有5项,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保鲜与贮运岗位骨干廖涛研究员团队研发的新技术“鲟鱼先进活运技术”成功入选。
鲟鱼是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冷水经济鱼类,也是我国养殖和高端水产加工出口的重要特色淡水鱼类品种之一,目前国内鲟鱼基本以鲜销为主,其运输要求显著高于普通大宗淡水鱼类。但由于目前鲟鱼商业化运输工艺整体上落后于产业发展需求。
针对这一现状,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保鲜与贮运团队研发了鲟鱼先进活运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捕捞→暂养→镇静→包装装卸→运输→复苏等关键环节。技术已走完了科研团队小试、中试和院企联合应用示范等研发应用全流程,成熟度已达100%。该技术适用于以加工鱼子酱为目的的大规格鲟鱼中远途活体运输,运输距离5千公里以内,成活率可达98%以上。通过该技术,实现了鲟鱼怀卵活鱼出口哈萨克斯坦,鲟鱼保活率达到100%,创湖北省鲜活鲟鱼首次出口纪录。
根据湖北省鲟鱼养殖企业平均水平测算,一个中型鲟鱼养殖合作社(养殖鲟鱼约50吨),可新增就业人口10人左右,人均月收入约5千元。一家大型鲟鱼加工企业,新增就业人口约80至100人,人均月收入约5000至10000元。通过本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实现鲟鱼活运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可推广的相关技术模式,通过企业的辐射带动,降低企业和养殖户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为我国鲟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乐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