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1-21 22:11:05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扶贫衔接资金投入比脱贫攻坚期还多四成。”11月21日,在山西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发布会上,山西省财政厅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强化投入,精准施策,投入“真金白银”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四五”以来,山西坚持脱贫帮扶“扶上马,送一程”,让脱贫群众走稳走好致富路,确保过渡期内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投入力度只增不减,省级以上财政累计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达到392.58亿元,比脱贫攻坚时期投入还要多。
优化资金使用,山西放权给基层,允许脱贫县把不同渠道的涉农资金“打捆”使用,让县里花钱更自主、更精准。通过组织脱贫人口学习职业技能、参与以工代赈,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等特色产业,给外出务工人员发放补贴等措施,到2024年底,山西脱贫地区农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905元,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紧盯“耕地”和“种子”,山西稳定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累计约158亿元。投入超过120亿元,大力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新建和改造提升了958万亩高标准农田,让“望天田”成了“高产田”。积极推进“藏粮于技”战略,安排7亿元支持良种攻关,用好种子产出好粮食。累计安排资金8.16亿元支持农业防灾减灾,切实保障粮食生产。
立足农业特色优势,山西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大力支持农业“特”“优”战略。持续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重点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累计创建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9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27个农业产业强镇。通过财政资金政策的支持,山西杂粮和道地中药材这些“人无我有”的特色产业。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截至目前,山西已筹集60亿元支持建设100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1万个以上提档升级村。同时,省级以上财政累计投入56.43亿元,支持村内道路、小型水利、村容村貌等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10.01亿元支持多个县(市)开展农村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富民产业、数字乡村等新机制。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