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通县创新打造移风易俗“云端”课堂

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1-24 23:11:06

当高亢的“花儿”遇上古老的皮影,当熟悉的乡音演绎身边的婚丧故事,一场以新媒体赋能乡村治理、以文化传承铸牢共同体的文明实践正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悄然兴起。近日,一部旨在革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的原创本土方言短剧正式在该县启动摄制,计划于2025年年底与广大观众见面,旨在通过“小屏幕”传递“大文明”,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该系列短剧精准聚焦县域内婚丧嫁娶中存在的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创新性地选择以手机端自媒体平台作为主要传播媒介。项目策划负责人介绍,短剧将摒弃生硬说教,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形式,通过贴近生活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潜移默化地引导各族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移风易俗新路径。

短剧内容将紧密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日常文明”三大主题展开。值得一提的是,创作并非简单的政策解读,而是深度扎根大通本土文化沃土。剧中不仅将全程使用方言对白,增强亲切感与感染力,更将巧妙融入“花儿”演唱、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元素,使倡导的新风与传承优秀文化同频共振。系列剧计划摄制12集,每集时长约10分钟,力求以精炼的“精华版”形式,呈现最打动人心的故事内核。

“让身边人演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是本次短剧的一大亮点。演员阵容将以大通本地基层文艺骨干为主体,并广泛吸纳各族党员干部、基层群众加入,使创作过程本身成为一次群众性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过程。这种参与模式,有效激发了各族群众的主体意识,将在共编共演共赏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深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联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鲜活生命力。

据悉,目前该系列短剧已进入剧本深化与前期筹备阶段,将于2025年底完成全部拍摄制作与推广准备工作。届时,这部充满泥土芬芳和时代气息的作品,将通过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助推乡风文明、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动载体。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海玲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