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砍树也致富 如何激活林下“绿色财富”?

来源: 人民网 2025-11-24 23:24:16

三组数据,见证我国林下经济发展成效——

有规模,全国林下经济规模化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6亿多亩,探索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4种模式;

有效益,林下经济从业人数达3400万人,拥有各类经营主体95万个,年产值1万多亿元;

能带动,全国发展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2000万亩以上的省份有14个、产值500亿元以上的省份有9个。

我国拥有多种森林类型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草产业”。业内专家表示,发展林下经济大有可为,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一:精准施策

在广西钦州浦北县,政策扶持让原本“藏在深闺”的红椎菌走向了广阔市场。

“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把分散的菌农组织成了产业共同体。”广西浦北龙升红椎菌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能波指着包装车间里忙碌的工人说,“现在我们的红椎菌已经从山里的‘土特产’升级为‘国字号’品牌。”去年,该公司卖出干货3万多斤,均价达五百多元,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60多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广西构建了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投入专项资金,在培育经营主体、加强科技支撑、打造林业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目前,广西已建成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1个、“广西林下经济示范县”5个、自治区精品示范基地26个、自治区中药材示范基地31个、“定制药园”20个,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将继续优化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林下经济特色品牌建设。

广西的探索成为全国政策体系支撑林下经济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国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在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副研究员宁攸凉看来,这些政策形成了有力支撑:“从用地保障到基地建设,允许利用二级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适度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地方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或改造现有商品林地推进林下经济基地建设;从财税支持到社会引导,鼓励地方加大林业贷款贴息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将林下经济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落实精深加工税收优惠;从信贷扶持到风险可控,协调金融机构对发展潜力强的林农、合作社及企业给予信贷支持;从保险试点到特色纳入,鼓励各地开展林下经济保险试点,并将其纳入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范畴,多层次的政策工具正在为林下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关键词二:立体经营

在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层层叠叠的绿意中蕴藏着一座“立体银行”。场长蒋林拨开茂密的枝叶,向记者展示其中的奥秘,“上层是松木,中间是鸡血藤,林下还种植了草珊瑚和菌类,一亩地能产出三份收益。”

这套精准的“林药菌草”立体模式,让林地亩产值最高突破1万元。七坡林场通过“封、改、种、提、升”五法并施,构建起“上中下、短中长”的立体经营格局:高大乔木着眼长期收益,中层药材实现中期收获,林下菌草则带来短期回报。“十四五”期间,这片“绿色银行”交出亮眼成绩单——林下经济累计产值近3亿元,带动5000多人次林农参与,林农人均增收超5000元。

同样的立体经营智慧,正在广西各地焕发活力。在南宁树木园,“鹿呦山”示范区实现了从梅花鹿生态养殖到鹿产品精深加工,再到森林旅游的全链发展,形成“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的多元格局。

“林下经济具有‘不与粮争田、不与农争地’的突出优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宁攸凉认为,盘活林地资源、拓展林下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可不占用基本农田;同时在树林里面或树林周边,开辟了新的食物生产空间,为人类提供大量、多样化的可食用植物、药用食材及特色动物蛋白。

放眼全国,这样的创新实践还有不少。在湖北十堰,九华山林场在杉木林下种植淫羊藿,丰产期亩收益达2.7万元;在浙江安吉,竹林下套种黄精、养殖土鸡,让竹林效益翻了两番……

“这其实是一种‘以短养长’的良性机制,有利于让农民和保护者从保护森林中直接获益。”宁攸凉表示,当林农能从林下获得可观收入时,对“砍树卖钱”的依赖自然降低,为林木生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激发了他们保护和经营森林的积极性,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目标。

关键词三:利益共享

从林间种药、林下育菌的生态种植,到林间养蜂、林下养禽的绿色养殖;从山野菜果的生态采集,到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的景观利用……林下经济正以百花齐放之势,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如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群众口袋里的“金山银山”,各地正在探索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

在云南楚雄姚安县,5000亩林下花卉绽放出产业新景,不仅实现产值4000万元,更带动2897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在浙江淳安临岐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让20余户农民携手发展500余亩中药材,创造就业岗位20多个,发放工资超百万元,为村集体和农户年增租金收益8万元……这样的致富故事正在全国各地的山林间不断上演。

面向“十五五”时期,宁攸凉建议,应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权”分置,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为林下经济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规范发展方面,应尽快制定林下经济林地利用行业标准,明确自然保护地、公益林与天然林发展林下经济的许可条件,破除制度束缚。同时,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山入林,支持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着力培育一批在精深加工、冷链贮运、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龙头企业。

“我们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林农’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提高林农的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宁攸凉强调。

在品牌建设方面,宁攸凉补充,要鼓励林下经济经营者积极申报使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标志,参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认证,着力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知名品牌,推动建立完善的林下产品品牌体系,做优做强拳头产品。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