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工人日报 2025-11-25 12:12:03
陈丹丹
近日,杭州灵隐飞来峰景区发布通告称,自12月1日起,实行免票政策。这意味着,包含灵隐寺在内的多个景点,正式向游客免费开放。作为年客流量超千万人次的知名旅游目的地,灵隐飞来峰景区的这一举措,有哪些得与失?
不可否认,免去门票后,景区的短期收入会受到直接影响,同时将增加管理难度与成本。一方面,景区2024年客流总数达1088.31万人次,免票政策的实行相当于直接“砍”去了庞大客流的门票收入。另一方面,景区门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化的旅游门槛,与景区内部的文物保护与管理运营关联密切,短期大幅上升的游客量,必然会增加景区的管理与运营压力。
然而,风物长宜放眼量,此举实际上体现了不贪一时利、谋事重长远的发展智慧。早在2002年,作为国家5A级景区的杭州西湖景区,率先拆除了周边的围栏和高墙、建设环湖景观带,并免费向游客开放。这一超前举措也在此后数十年中证明了其价值与意义。如今,灵隐飞来峰景区的免票政策,既是对此前成功经验的延续,也是对新时代民之所需的回应,将产生社会层面与经济层面的双重效益。
作为公共资源的旅游景区具备社会公益性,免票政策进一步保障了游客与市民的旅游权利。以免费开放后的杭州西湖景区为例,来自各方的游客能零门槛尽情欣赏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当地居民也能享受公平普惠的公共资源,有了早起锻炼、饭后遛弯的好去处。当人文底蕴丰厚的景点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鲜活得以跨越千年交汇。
而从经济角度来看,免票政策首先能够倒逼景区创新、优化营收机制。以往,一些景区依赖门票收入或许已能维持正常运营,但也可能缺乏改革动力、面临创收模式单一的困境。当前,旅游模式日新月异,游客的需求也更为多元,景区若能在免门票后丰富服务体系,显然是在推行具备前瞻性的多赢之举。
更为重要的是,免门票的景区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钩子”,为城市的整体发展带来更强的边际效应。从表面上看,似乎少了一笔门票收入,但实际上,景区文创以及周边餐饮、住宿等旅游产业链配套设施将被有效带动,形成一次消费与二次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赋能城市长远发展。例如,杭州西湖景区免票开放后,游客停留时间不断上升,周边产业迅速发展,综合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景区门票的单一收入。
不过,免门票并不等于免管理。灵隐飞来峰景区将推行实名预约、分时游览政策,有效保护景区内部文物,值得参考借鉴。当然,如何通过政策倾斜、经济激励、利益补偿等方式帮助景区实现平稳过渡,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从社会公平与福利角度看,旅游景区免票开放是大势所趋。不过,免票并非一朝之功,是否作出这一抉择,需要当地和景区因地制宜、全面考量、长远布局,在明确得与失的同时,让更多美景飞入寻常百姓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