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构建起全链条食品安全抽检工作体系

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1-26 11:11:05

“市场监管总局和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海关总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协同联动,还加大对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抽检任务的统筹安排,基本上构建起全链条食品安全抽检工作体系。”11月25日,在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开展全链条抽检 强化全链条监管”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孙会川介绍。

在国务院食安办统筹协调下,各部门分工协作,充分发挥食品安全抽检的“雷达”作用,精准排查食品安全风险。今年以来,共检出不合格食品6万余批次,并做好核查处置,切实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截至今年11月中旬,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完成食品安全抽检570.26万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5.6万批次,不合格率为2.74%;完成风险监测23.44万批次,检出问题样品1.02万批次,风险发现率为4.36%。问题主要集中在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滥用以及微生物污染等方面。

在回答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关于我国是如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以及抽检结果是如何应用这一问题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孙法军表示,为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农业农村部组织专业的部级机构每季度对重点区域、重点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每次监测按产品大类每个省份随机选择2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覆盖3—4个县(区)。抽检环节既包括生产基地、养殖场、屠宰场等,也包括产地储藏库、运输车辆、批发农贸市场等,确保抽检样品覆盖各类主体。抽检品种实施部省统筹,人民群众日常吃的果菜茶、肉蛋奶、鱼虾蟹都纳入监测范围。

为做好监测结果的运用,农业农村部门每季度组织种植、畜牧、水产、农垦等行业部门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检验检测、风险评估等专家召开会商会,及时研判风险隐患,分析问题原因,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及时将不合格样品信息转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处置,要求跟进开展执法监管,查处不合格样品,确保产品不合格不上市。依据国务院食安委《食品安全“三书一函”制度》,对监测发现问题突出的区域和品种,点对点开展约谈和提醒敦促,压实地方属地责任。根据农兽药残留监测结果,指导种植养殖主体科学用药、按标生产,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会上,孙会川还介绍,近年来有几类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比如,肉及肉制品中掺杂其他动物源性物质,有的号称是羊肉卷,其实里面掺了鸭肉;又比如,食用植物油中掺杂其他油脂,有的号称是特级初榨橄榄油,其实里面混入了一定比例的大豆油、玉米油等。要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检测技术是突破口,但是放眼全球,目前各国都还没有研发出比较成熟有效的定量检测方案。为此,市场监管部门专门采取“揭榜挂帅”的做法,调度全社会优势的科研力量,来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目前,已收到了近百项申报材料,有望在检测技术上实现突破。

作者: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梦帆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