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口岸听发展丨多元文化交融释放文旅魅力

来源: 新华社 2025-11-26 17:12:07

从友谊关的晨曦到板约瀑布的虹影,从河内古街的咖啡到东兴街头的茶饮……持续火热的中越跨境游,让广西的边境口岸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边关风情,成为旅客跨境游玩的热门选择之一。

2025年10月18日,在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游人乘坐竹筏游览(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廖祖平 摄)

这是2025年1月9日拍摄的连接东兴口岸和越南芒街之间的中越友谊大桥。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在东兴国门景区,一家名为“西贡咖啡”的越式风格咖啡馆是颇受欢迎的“打卡点”之一。据咖啡馆负责人陆绍媛介绍,该咖啡馆位于中越边境,地理位置优越。“左边可以看到中国的边境大桥,右边可以观赏到越南的景观,坐在这里喝咖啡就可以一眼望两国。”陆绍媛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东兴市有大大小小超60家咖啡店。来这里喝一杯咖啡,已经成为许多游客旅游清单上的必选项目。

2025年5月4日,游客在广西防城港东兴市国门景区购买越南咖啡。新华社发(刘峥 摄)

作为我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边境口岸城市,东兴与越南芒街仅一河之隔。而东兴口岸是我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据统计,截至11月21日,东兴口岸及边民互市贸易区2025年出入境人员数量已超820万人次。

2025年1月8日,人们走过东兴口岸出境人员通道。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广西东兴市文旅局副局长吴娟告诉记者,文旅局平常会安排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活动,让游客近距离地感觉到本地文化。“来这里不仅仅是品尝一种饮品,更多的是品尝边城的慢生活和中越文化。”吴娟说。

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随着两国游客往来日益密切,跨境旅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有力促进了人文交流。

2025年10月18日,新婚夫妻在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留影。当天,“会聚良缘 爱无国界”中越德天(板约)瀑布集体婚礼在广西大新县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举行,中越两国39对夫妻参与,除新婚夫妻外,还有金婚、银婚夫妻参与活动。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2025年10月17日,群众在大新县2025年中越边关侬峒文化旅游嘉年华民俗风情巡游中。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近年来,各边境口岸因地制宜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不断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2月,我国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免签政策。符合条件的旅游团,可由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口岸、磨憨铁路口岸、磨憨公路口岸免办签证整团进出西双版纳。

2025年2月18日,来自泰国和老挝的游客在中老铁路西双版纳站留影。这是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免签政策实施后,抵达的首个旅游团。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已经不再单纯地满足于传统的看看风景、吃吃美食等旅行方式,而是对中国文化深度游、中国生活体验游特别感兴趣。”云南西双版纳任达国际旅行社导游程梅告诉记者。

2025年4月13日,云南省瑞丽市举行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新华社发(孙宏伟 摄)

瑞丽口岸是我国对缅甸贸易的重要陆路口岸。近年来,这里的泼水节从文化庆典变为文旅IP,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慕名前来。而随着目瑙纵歌节、泼水节、中缅胞波狂欢节等常态化举办,瑞丽正构建瑞丽边境口岸文旅发展新格局。

云南省瑞丽市文旅局局长杜佳玲表示,瑞丽作为中缅边境文旅融合的新标杆,正以多元旅游线路和特色文化节庆构建发展新优势。文旅融合已是瑞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既带动了产业增收,更拉近了中缅友谊。“未来我们会继续‘以线串景、以节聚势’,书写中缅边境开放发展的新篇章。”杜佳玲说。

2025年10月2日,云南省瑞丽市举行中缅胞波狂欢节。新华社发(刘梦 摄)

在我国东北的边境上,我国边境口岸城市黑河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最近处仅约700米。今年9月,我国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不少俄罗斯游客将这里作为“中国游”的第一站。

2025年9月15日,俄罗斯免签旅客从黑龙江省黑河水运旅检口岸入境,走向联检大厅。新华社发(刘松 摄)

在黑河市,中医药文化受到俄罗斯游客的青睐。推拿、艾灸、刮痧等传统中医疗法,成为俄罗斯游客旅程中的特别体验。

面对日益增长的俄罗斯康养旅游需求,黑河市文旅局设计“康养理疗”“中医美容”专业化主题线路,搭配“住宿+理疗”一体化套餐,指导旅游企业对俄罗斯家庭游、银发游等客群提供定制方案。

黑河市文化和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伟男告诉记者,这个冬天,黑河市正式启动了冰雪旅游百日行动,紧抓机遇,推动文旅创新融合。其中以针灸、艾灸、推拿为特色的中医康养游,已经成为备受俄罗斯游客青睐的旅游名片。“全市在住宿、支付、通关等服务上全面升级,致力于让每一位游客玩得开心、住得舒心、来得安心,将黑河全面打造成为中俄跨境旅游首选目的地。”张伟男说。

2025年3月20日,在黑河市文化街早市,一名俄罗斯游客在选购水果。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从西南边关到北疆边陲,跨境旅游的升温让众多边境口岸增添了新的活力,成为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服务我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

统筹:吴炜玲

记者:陈露缘、黄凯莹、孙敏、何山

编导:杨慕茜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