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蔬菜真菌病高发环境调控是关键

来源: 农视网 2025-11-27 09:27:06

真菌性病害种类多、侵染范围广,发病后若防治不及时,会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大棚蔬菜生产旺季,建议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真菌性病害,避免病害大面积发生。

调控棚室环境 减少病菌侵染

当病原菌生存繁殖的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病原孢子会休眠或死亡。因此,预防病害的先决条件是加强棚室环境调控,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生存的环境。

温度调控

棚室温度调控包括地温、气温和水温三方面。

提升地温。多数蔬菜根系适宜在20℃左右的地温环境中生长,地温过低会抑制根系生长,为病原菌侵染提供可乘之机。冬季提高地温,需合理铺设地膜并覆盖有机物,地膜务必起拱覆盖,既利于地温提升,又能让浇水时水流从膜下通过,避免增加棚内空气湿度。操作行可覆盖稻壳、碎稻草等有机物,既能稳定地温,又能蓄水保湿、减少水分蒸发。

调节气温。冬季气温偏低时,蔬菜易出现叶片暗绿无光、卷曲、生长受阻等症状,利于病原菌侵染。调节气温需加强通风,尤其冬季浇水后不可急于通风。建议白天循序渐进通风,当棚室温度降至23℃左右时关闭通风口,待温度降至20℃左右,再开小口通风15分钟左右,随后覆盖保温被保温。

降低水温与地温温差。大棚蔬菜多采用地下水浇灌,中午前后地温与水温温差较大,此时浇水易损伤根系,增加病原菌侵染风险。选择晴朗天气浇水,最好在上午10点前完成。

光照调控

冬季低温寡照、不良天气多,棚内易出现光照不足的情况。弱光会降低植株光合效率、增强呼吸作用,导致营养消耗过多,植株抵抗力下降,同时还易形成低温高湿环境,更利于喜湿病害发生。

悬挂反光幕。在后墙悬挂宽2米左右的反光幕,需保持一定倾斜度,不可紧贴后墙(避免反射光无法照射到植株),也不要覆盖整个后墙(防止降低后墙储热量,影响夜温)。

安装补光灯。补光灯可在不良天气为蔬菜提供稳定的光照强度和光量,促进光合作用,助力植株健壮生长。通常照射范围大的补光灯悬挂高度可适当提高,照射范围小的则适当降低。补光时间需根据蔬菜种类灵活调整,尤其喜短日照的蔬菜,补光时间不宜过长。

培育健壮植株 抵抗病菌侵染

勤用功能型肥料

植株健壮生长的关键是养护好根系和叶片,冬季养护离不开功能型肥料。低温季节建议多用海藻酸类、甲壳素类等功能型肥料,这类肥料既能刺激根系生长、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又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起到“保健”作用。此外,还应配合叶面喷施功能型叶面肥,养护叶片、提高叶片抗逆性;若植株出现黄叶,可喷施全营养型或中微量元素叶面肥,缓解黄叶现象、延缓叶片衰老。同时需合理整枝疏叶,保证功能叶面积,促进光合作用,让叶片制造更多养分,保障植株健壮生长。

追肥有先后

氮磷钾大量元素是蔬菜生长必需的养分三要素,尤其开花结果期的蔬菜养分需求量大,需优先供应大量元素水溶肥,满足果实膨大及枝叶健壮生长的需求;之后需重视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尤其是钙、硼、锌、铁等,预防缺素症等生理性病害。

追肥需根据蔬菜种类和长势调整,即结合不同蔬菜的需肥规律和植株长势强弱,确定肥料种类和用量。例如,番茄坐果期以生殖生长为主,追肥应侧重高钾型肥料,促进膨果和转色,但生殖生长需以营养生长为基础,因此还需适当补充高氮型或平衡型肥料,促进茎叶生长;同时可交替冲施或叶面喷施钙肥、锌铁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保证养分供应全面。植株长势偏弱时,可选择养分含量高、营养全面的水溶肥,与功能型水溶肥交替冲施,促进养分吸收;植株长势较旺时,应适当减少大量元素水溶肥用量,以补充功能型肥料为主,平衡植株长势。

合理留果

合理留果与蔬菜长势密切相关:留果过少易导致植株徒长,出现不坐果或坐果少的情况;留果过多则会“坠棵”,造成植株长势衰弱。建议根据植株长势留果,一般长势弱的植株适当晚留果、少留果,长势健壮的植株可适当早留果、多留果。

早发现早预防防止病害蔓延

冬季棚室放风时间短、湿度大,易引发病害。病害防治重在提前预防或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更佳,建议在管理中提前为蔬菜“打预防针”,避免病害大面积蔓延。

关注病害多发区

低温季节,大棚前脸和放风口是病害高发区域。前脸见光少、通风差,是棚内湿度最高、温度最低的地方,极易发生灰霉病、蔓枯病等低温高湿型病害;放风口处温湿度变化大,特别利于白粉病发生。因此,日常需重点查看这两个区域的植株长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防止成为病害发源地。

提前喷洒杀菌剂

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需及时喷洒化学杀菌剂或生物农药,防止病害进一步扩散。预防病害,建议选择杀菌谱广的保护性杀菌剂。

病害发生初期,真菌性病害可选用氟啶胺、烯酰吗啉等药剂,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巩固防治效果。预防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内吸性强的药剂,多次使用易导致病害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喷洒化学杀菌剂需选择晴朗天气,既利于药效发挥,又能避免增加棚内湿度。

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性高(对人畜、环境、天敌昆虫等无害)、持效期长(活体生物可自身繁殖,延长作用时间)的优势,常见的有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木霉菌、井冈霉素、多杀菌素等,广泛用于真菌性病害防治。连阴天利于生物农药中的微生物菌繁衍,因此,连阴天预防病害优先选择生物农药,喷施时可搭配白糖、氨基酸、甲壳素等有机养分,促进微生物快速繁殖,提升药效。

病害一旦发生 药剂一定选对

根腐病。建议使用配方药剂灌根,如霜脲锰锌+甲霜灵·咯菌腈+春雷·王铜+生根剂、双霉·乙酸铜+恶霉灵+生根剂、氟菌·霜霉威+腐霉利+氨基寡糖素,间隔7—10天再随水冲施生物农药,巩固防治效果。

白粉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百菌清、乙醚酚+苯醚甲环唑+甲基托布津、乙嘧酚磺酸酯+硫磺,7—10天喷施一次。用药时需喷洒全面,叶背叶面均要覆盖,且药剂需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叶霉病。可选用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或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蔬菜生长前期发生叶霉病,建议使用氟吡菌酰胺·肟菌酯等药剂,用量不宜过大,且不可与乳油类药剂混用。

灰叶斑。可选用氟菌·肟菌酯、咪唑喹啉铜+唑醚·氟酰胺、咪唑喹啉铜+氟吡菌酰胺·肟菌酯,需交替用药,7—10天喷施一次,根据发病程度喷施2—3次。

灰霉病。可选用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氟啶胺+丙森锌。灰霉病病原孢子易随气流传播,导致病害蔓延,因此防治时应采用多方式用药,如喷施、喷粉交替进行;连阴天不方便喷施药剂时,可采用烟剂熏蒸,控制病害扩散。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董文兰参考《北方蔬菜报》、全国农技推广网等整理)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