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入语,草木皆知——蝌蚪五线谱带你读懂成语里的植物科学

来源: 蝌蚪五线谱 2025-11-27 18:07:01

当我们在形容稍纵即逝的美好时说“昙花一现”,短暂的相遇相识称为“萍水相逢”,或用“枯木逢春”比喻重获新生时,或许不曾注意: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并不仅是诗人的浪漫,也是一部镌刻在语言里的“植物观察笔记”。

近期,国内知名科普平台蝌蚪五线谱已推出《成语里的科普 - 植物篇》系列内容,以卡片式图文与短视频形式,带你重新认识这些成语背后的植物真相,让“古人的自然智慧”从典籍走进真实可感的科普体验!

这些家喻户晓的成语,并不是诗人闲笔,也不是语言的巧合,而是一部部深藏于汉语里的“植物观察记录”。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目光敏锐、体察入微,他们从花木草叶的生态习性中体会人生,从自然的细枝末节中提炼语言,因此,许多成语背后其实都是一节节微缩的植物学课。

昙花一现:黑夜中的精准绽放

“昙花一现”原本不是形容短暂,而是形容稀有,出自佛典中“优昙钵华三千年一开”的传说。佛经里的“昙花”可能是一类无花果,其花隐于果内,难得一见。

现代所指的昙花来自美洲干旱地区,只在深夜盛放数小时,洁白巨大的花瓣和强烈香味用以吸引夜间飞蛾与蝙蝠。夜放并非仓促,而是对干旱环境、水分消耗及传粉者活跃规律的适应。短暂的美,是高度精准的生存策略。

如火如荼:战场色彩与植物盛放

“如火如荼”如今常用来形容热烈壮观、气势沸腾的场景,但它的来源却深深植根于植物的视觉体验。《国语·吴语》中记载,当年吴国军容浩大,伍子胥以“白者如荼,赤者如火”来形容军队的颜色。

这里“荼”指的可不是茶树,而是一种在春夏之间盛放白色絮状花的茅草。成片盛开的茅草花序在阳光下洁白如雪,远远望去像铺满大地的白海,加上红甲士兵的火焰般颜色,于是古人取“荼”之极白与“火”之极红并列,用以展现军队排布的壮阔气势。

松萝共倚:相依相生的生命之誓

“松萝共倚”常被用来比喻夫妻相濡以沫、相互依托,此成语的意象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頍弁》中的“茑与女萝,施于松柏”。原诗句描绘了藤蔓植物缠绕、覆盖在松柏之上的自然景象,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

松树高大挺拔,是森林生态中的基础结构,而“萝”一般指松萝或丝萝(主要指菟丝子属)等攀援/附生植物。松提供支撑,萝以轻盈的姿态依靠其上,有的只是借势并不夺养分,有的则通过寄生方式汲取能量。

无论附生还是寄生,这些植物与松树构成了自然界真实存在的“依靠关系”。古人以此来比喻伴侣之间的共生,既强调松的坚定,也强调萝的柔情,而二者缠绕相依的姿态正是“同甘共苦、白头相守”的温柔具象。

有奖科普问答活动邀你参与!

这些成语中的植物意象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真实、更科学。它们来自古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从花期、结构、共生到繁殖策略,每一处都与真实的植物生态密切相关。《成语里的科普——植物篇》正是希望让这些沉睡在语言深处的自然智慧重新焕发生机。

看完这些成语里的植物知识,你是否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检验学习成果?你可以通过活动海报的二维码,参与有奖答题,赢取科普好书。

活动规则:5道题全部答对者,满50人则随机抽取2名获奖者,奖励科普图书《当成语遇到科学》(随机抽取,十人封顶);每10名获奖者,还有机会抽取一人获得科普图书《博物馆里的成语》。

贴心提示:关注蝌蚪五线谱官方账号,能快速获取答题线索,助力你轻松通关、锁定奖品!

[ 责编:孙云清 ]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