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科学家谈 AI与科研双向赋能

来源: 农视网 2025-11-28 18:26:01

光明网讯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而来,科学家如何踏浪而行,与AI共舞?日前,2025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四位来自大气物理、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及空间探测领域的青年科学家黄平、王新、戴磊、刘超获得荣誉,在颁奖典礼现场,大家围绕AI与科研双向赋能各抒己见。

赵九章科学奖颁奖典礼圆桌对话环节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平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平长期在大气物理领域深耕,致力于让天气预报“更准”。在大气物理领域,AI技术处于学科前沿,目前已在气候预测、天气预报等领域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他表示,“AI是很好的助手,它可以帮助我非常快地收集大量信息,并将杂乱的信息整理好。”同时他也提出,AI并不是完美的,要拥抱新技术,也要发现其不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王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王新主要从事地震学研究,利用地震激发的地震波“透视”地球的内部状态与运行机制。他在工作中同样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AI可以帮助科学家进行部分的数据分析,节省人力成本。王新在工作中十分注重与AI的对话与互动,“我跟AI是双向驱动的,通过不断的对话,让AI更了解自己的需求,也让自己更理解AI的输出。”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戴磊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戴磊主要研究北极光、南极光等空间天气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以及过程,他非常赞同AI在科研过程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现场,他分享了一位华裔数学家的故事,这位数学家在做研究时常常通过与AI对话来启发自己。尽管十次对话中AI可能错误九次,但也可能有一次提供令人意想不到的、非常有建设性的想法。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特聘研究员刘超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特聘研究员刘超主要从事卫星载荷研究,探测空间环境及其对航天器的影响,他对AI的创新能力保持更为谨慎的态度,“AI是对已有技术的归纳和总结,但是对于它能否提出新技术,仍存在质疑和讨论”。

刘超坦言,自己用AI用得比较少,因为自己从事创新技术的研发,某些层面上更依赖人的思考和创新。但他对AI辅助持有乐观的预测“未来空间探测应用AI辅助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趋势。”(记者 林佳欣 实习生 勾璇)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