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直播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 1
  • 2
  • 1
  • 2
解燃眉之急也除后顾之忧
一段时间以来,中央社会工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持续推进骑手友好场景建设,在停车、用餐、技能提升等领域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提供便利。当前,我国外卖骑手人数已超1000万。有人把骑手工作比作“铁人三项”,“四季无休、三餐不定”是生活日常,无论风吹日晒总是奔跑在路上,难得停下来喘口气、歇一歇。工作中,不少骑手都曾碰到这样的问题:没有专门的电动车道,有时被迫与汽车混行;送餐进小区,门卫不让进;送货、上厕所时,找不到电动车临停位。骑手工作生活的难题,也是城市治理的考题。只要加大投入力度、善于整合资源,就能找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案。在人行天桥增设坡道,合理增设电动车道,规划专属停车区,设置道路交通指引并完善楼层信息,更好解决行车难、停车难;设置专用外卖取餐柜,破解小区或写字楼难进入、等待久问题……在友好场景建设中积累的这些宝贵经验,值得参考借鉴。回应新就业群体需求,不仅要解燃眉之急,更要除后顾之忧。相比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问题,解决融入难、发展难是更具挑战、更有难度的课题。做好这项工作,要织密服务网,全方位多维度关爱新就业群体。比如,整合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打造“城市建设者之家”,把医疗、法律援助等服务融入友好场景建设。也要看到,服务看量更看质,要提升友好场景建设水平,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如建立学历、技能培训提升基地,帮助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将工作做到实处,把关心关爱送到身边,才能切实提高新就业群体工作和生活质量。新就业群体也是城市治理的“合伙人”。重庆吸纳大批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兼任网格员,引导他们成为消费隐患哨兵、社区网格管家。这也启示我们:将骑手友好场景建设拓展到城市全域,不断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提升融入感与幸福感,方能实现城与人的“双向奔赴”。(摘编自《广州日报》,原题为《以友好场景破解骑手“融入难”》)《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8日 05 版)
让托管有意思有意义
刚刚过去的2025年暑假,各类托管服务成为不少双职工家庭的选择。往细处看,部分托管服务却有些变味: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类内容被“巧妙”植入日程表,有的甚至直接用上了奥数、超纲教材。明修“托管”“素质拓展”“思维训练”栈道,暗度“超前学习”“隐形补课”陈仓,本该是孩子们放松身心、发展兴趣的假期时光,却被包装成“第三学期”,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更让托管服务成为放大教育焦虑的动因。依法坚决查处以咨询、文化传播、思维训练、托管等名义有偿开展校外培训,是守护“双减”改革成果的内在要求。畅通举报渠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方能形成有效震慑。除了加强监管,解开焦虑、疏导需求,同样不可或缺。学生有近两个月的暑假,而家长休假时间有限,把孩子送到托管机构是无奈之举,这也形成了对社会服务的刚需。防止学科补习“卷土重来”,让学生跳出“校内减负、校外加压”的怪圈,关键在于增强优质公共托管服务的供给能力与吸引力。托管内容贵在“有意思”,通过寓教于乐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北京市苹果园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的托管班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带领孩子们舞动“长龙”,一招一式、一起一伏,饶有趣味。传统民俗成为可触摸、可体验的活态文化,青少年在兴致盎然中学习受益。托管服务应成为充满笑声、合作与惊喜的体验场,让孩子们在动手体验中感受创造之乐、文化之美,在互动娱乐中探索世界之妙、文明奥义。托管服务贵在“有意义”,在润物无声中完成德智体美劳的育人教化。在江苏无锡云林农贸市场,公益暑托班不仅解决了外来务工家长的子女看护问题,更让孩子们体验了蔬菜销售、实用烹饪等内容,活脱脱一堂生动的生活实践课。在新疆且末县巴格艾日克乡阿其玛艾日克村的“红领巾小课堂”上,返乡大学生依尔夏提·克热木仔细讲解党徽相关知识,手把手教孩子们用彩泥制作党徽。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可以让知识传播变得更有趣。遏制学科补习的冲动,构建一个良性的教育生态是关键。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均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从而降低对校外“补缺拔高”的依赖。从长远看,还应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建立更加多元、科学的教育评价观,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只有当成才的定义不再单一、学习的价值回归本身,才能真正缓解家长和社会的焦虑,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健康的成长环境。假期托管只是“帮手”,而非“甩手”的理由,不能一“托”了之。要认识到,暑期正是亲子陪伴、增进亲情、共同成长的宝贵机会。即便选择了托管服务,家长也应主动了解孩子的每日体验,积极参与亲子活动。家庭本就是各类教育的枢纽,家长抽出时间精力做好补位和衔接工作,方能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起来,形成育人合力。假期是孩子学习生活的休整期、展望未来的规划期,更是他们自主探索世界、发展个性、积蓄力量的黄金期。找回假期本来的意义,让假期托管回归看护陪伴、促进全面发展的初衷,是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内在要求。当孩子们可以轻松拥抱一个洋溢欢声笑语、充满探索乐趣、富有健康节奏的假期,培育栋梁之材就有了更好的环境。
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坚定不移
“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面向世界提出并阐释全球治理倡议,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与共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再次发出大国之声:“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回望80年风云岁月,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承前启后的特殊历史年份,中国为建设性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中国是坚定行动派。“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80年前,饱受二战创伤的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制宪会议上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庄严承诺至今掷地有声。作为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始终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10多年来,中国对联合国的财政贡献持续增加,2025至2027年间将承担联合国超过20%的常规预算开支;自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中国始终恪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承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是核武器国家中唯一作出上述承诺的国家;《巴黎协定》达成10年来,中国致力于通过多边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危机,贡献了全球1/4的新增绿化面积,是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积极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义务,支持联合国落实《未来契约》,维护在联合国框架内签署的一系列国际公约……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评价:“中国为维护国际法、确保国际法治作出重要贡献,成为捍卫多边主义的基石。”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是有力捍卫者。卢旺达的辣椒,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尼泊尔的羊绒……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展柜到中国民众的家中,举办7届的进博会以及众多国际展会为全球新科技、新产品、新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搭建桥梁。自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近年来主动多次大幅自主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关税总水平下降到7.3%;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开放世贸组织服贸分类160个分部门中的近120个,大规模清理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近20万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运行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中国坚守世界贸易组织理念和规则,持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开放做大共同发展的“蛋糕”。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是重要贡献者。2021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此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在全球治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当口,中国聚焦“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时代课题,为世界提供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全球治理倡议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的五大核心理念,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顺应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待。英国48家集团主席杰克·佩里评价:“当前,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冲击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全球治理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前,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从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达成超过100项三年合作项目,到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达成百余项合作成果,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提出推动“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到中方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提出重要合作倡议36项……作为全球南方的当然一员,中国在多边合作框架内,从全球南方立场出发,提出完善全球治理的理念主张,汇聚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合力,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下凝聚起“觉醒的力量”。“别再让世界四分五裂,而是联合起来,使2025年成为一个新的开始。”正如古特雷斯所言,历史镜鉴现实。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国将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 1
  • 2
直播
更多
  • 1
  • 2
  • 1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