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长春日报 2024-12-30 11:07:06
12月26日,记者走进九台区城子街街道大贝村养殖户武勇龙家,只见两栋牛舍内,肉牛身形健硕、四肢粗壮。武勇龙把装有饲料的车推进牛棚,原本躺着的牛立刻站立起来,急切地等待着饲料入槽,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
“原先我只养了100多头牛,自从上了保险后,养殖也有底气了,陆续增加数量,现在有300多头肉牛了。”武勇龙提及眼前的肉牛满脸欢喜。武勇龙是大贝村的养牛大户,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政府对养牛的补助力度加大,他正是利用畜禽活体抵押贷款金融政策,扩建了牛舍、购买了小牛,养殖业发展得越来越红火。
“投入大”“成本高”“贷款难”一直是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的一道“坎”。很多养殖户虽有心扩大规模,但往往因缺少资金,限制了发展的脚步。为了解开这一困境,城子街街道协同金融机构,用好用活各类支农融资政策,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像武勇龙这样的养殖户并不少。城子街街道城子街村的养殖户万立辉,从2021年开始参与保险。他告诉记者,参与保险流程简洁,只要一通电话,保险人员便能上门服务,十分方便。据了解,城子街街道共有1118户养殖户,参与保险的养殖户达到九成,投保肉牛1.4万头。
通过肉牛政策性保险能够降低金融机构放贷风险,解决肉牛养殖主体资金后顾之忧。“有了保险的保障,能为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降低经济损失,吸引更多养殖户参与,进而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产业效益。”城子街街道畜禽防疫科科长池金红说。
肉牛养殖有门道,养殖技术要跟上。城子街街道定期带领技术人员到养殖户家中对粪污资源化利用、疾病防治等进行指导。养殖户遇到任何问题,技术人员都会上门查看,并定期宣讲政策、技术等知识。
城子街街道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鼓励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扩大养殖规模,推动肉牛产业成为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2025年,该街道计划将占地6万平方米的肉牛养殖场投入使用,让养殖户“退户入区”,实现规模化养殖。(《长春日报》于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