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采挖黑土达到“五百立方米”,可以入罪!关于黑土地,你了解多少?

来源: 新华社、科普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界面新闻、半月谈等 2025-05-08 10:30:44

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司法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司法解释主要围绕破坏黑土地犯罪案件司法中的突出问题与实践难题,如罪名适用问题、定罪量刑标准问题、事实认定难问题等作了解释。

黑土地是优质稀缺的耕地资源,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2022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为从严惩处盗挖、滥挖黑土等破坏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两高又专门制定了《解释》,以司法之力守护“黑土”粮仓。

图片

图源:新华社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

严打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

黑土土壤性状好、肥力高、水肥气热协调,不仅是优质的农业生产资料,而且深受苗圃基地、花卉市场欢迎,黑土也因此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犯罪目标。根据公安部数据,2023年以来,公安机关共破获涉黑土犯罪案件150余起。

本次发布的司法解释规定了破坏黑土地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认定及入罪标准。对于永久基本农田,非法占用并毁坏达到“三亩”或者非法采挖黑土达到“五百立方米”的,可以入罪;对于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黑土地,非法占用并毁坏达到“六亩”或者非法采挖黑土达到“一千立方米”的,可以入罪,加大对粮食安全的保护力度。

图片

图源:新华社

“针对实践中对‘掏洞深挖’式和‘蚂蚁搬家’式盗挖、滥挖黑土行为如何定罪量刑问题,司法解释明确可以将采挖黑土的体积数量作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一种入罪标准。”最高法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吴兆祥说。此外,司法解释规定严重污染黑土地行为的处理,明确对于违反国家规定在黑土地上非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黑土地的行为,以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司法解释同时规定,对实践中非法开采属于矿产资源的黑土的行为,可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对明知是盗挖、滥挖等犯罪取得的黑土,而予以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妥当定罪量刑。

黑土为何肥沃?

一提到黑土,大家都会想到它的肥沃,甚至有人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确实,这是黑土最显著的一个标签。黑土为何如此肥沃?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目前,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区,分别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城、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境内以及中国东北的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我国东北黑土区面积达10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的形成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是地表植被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的土壤。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达10%至39%,土壤疏松,是非常适合农业耕作的土壤,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都能在肥沃的黑土地上生机勃勃地生长。

图片

图源:新华社

黑土地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是它具有一个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从上到下逐渐过渡到淀积层和母质层,厚度可达30至70厘米,甚至达到100厘米。之所以能拥有如此惊人的结构,这与黑土的成土过程息息相关。黑土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先后经历了腐殖质累积、分解、淋溶、淀积一系列程序。形成1厘米的黑土需要400年左右的时间;形成1米深的黑土,可能需要数万年。自然积累需要数万年,但破坏却只是一瞬间。

中国农科院资划所所长杨鹏曾表示,我国东北的黑土“变薄、变瘦、变硬”了。由于过度的开垦利用,原本松软的黑土普遍有“变硬”的现象。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农机碾压,一个是土壤湿度下降。开发之前的黑土地,有着大量的湿地,土壤中水分充足,但一旦开垦成耕地,就要用暗渠、排水沟将把土壤内里积存的水排出,尤其是三江平原,许多湿地就这样变成了旱田。土壤的孔隙慢慢被压实,蓄水能力随之下降。下雨的时候,雨水的下渗速度就不及从前。遇到大暴雨,反而会冲刷掉表层土壤,再加上近年来盗挖、滥挖黑土案件频发,黑土自然“变瘦”“变薄”。

新闻多一点

土壤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

土壤里腐殖质含量的多少和矿物质组成的差异,会让土壤呈现不同的颜色。土壤腐殖质由动植物残体演变而成,一般与矿物颗粒结合在一起,它的多少影响着土壤颜色的深浅。

· 黑土

东北等气候较湿润的温带地区,夏季草木生长茂盛而冬季严寒漫长,土壤微生物活性低,土壤中积累的有机质不易矿化分解,长年累月下来,暗色的有机质越积越多,因而土壤颜色较暗、较黑。

· 黄土

黄土是在风力吹扬搬运下,在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堆积的风成堆积物,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和分选,其物质组成具有高度的均一性。由于有机质含量不高,在石英、长石和碳酸钙等矿物的相互作用下,主要为黄色。黄土细腻疏松,适合耕种,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 青色土

多分布在长江、淮河和黄河等大江大河的下游以及太湖等湖泊周围地区。这些区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壤长期处于淹水状态,其中的氧化铁被还原成氧化亚铁,从而呈现淡褐色,并趋于灰青色。

· 白色土

西北内陆的沙漠、荒漠和戈壁区域植被稀疏、蒸散发强烈,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富含碳酸钙、石膏等白色物质,加上可溶性盐在土壤表层聚集,土壤以白色或灰色为主。

· 红色土

南方土壤颜色偏红,尤以江西、湖南、广东和云南一些区域的土壤颜色最红。这里气候闷热潮湿而又多雨,导致大量易溶于水的土壤物质受雨水冲刷而流失,最终剩下氧化铁和氧化铝等显色矿物,因而呈现红色。土壤侵蚀导致埋藏的红层出露也是原因之一。

加强黑土地保护

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愿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