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最怕的5种喝水方式!快改了吧:别等身体受伤再后悔

来源: 农视网 2025-05-19 14:41:26

喝水不正确,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尤其是心脏不好的人。

过快

不少人喜欢大口灌水,但这种喝水方式会快速稀释血液,增加血流量,心脏工作量、心肌耗氧也会相应增加,特别容易诱发心衰。

过多

饮水过多容易使细胞水肿,造成“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引发头晕、口渴、肌肉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突然昏倒。                                                                              

过凉

心脏不好的人,喝凉水会增加心率、加大心脏耗氧量,有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的危险。

过烫

喝水的温度不能太凉也不能太热,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吃饭喝汤时也一样,刚出锅的羹汤别马上喝,稍微放凉一会儿,再用勺子舀着慢慢喝。

过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每天要喝1500~1700毫升水。

喝水太少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泌尿结石也更容易找上门。

喝水,也要因人而异

和健康人群“敞开喝”不同,一些慢病患者在喝水这件事上要谨慎。

心衰患者喝进身体的水分,最终要靠着心脏输送到全身,而心衰患者,心力往往是下降的状态,太多的水分心脏难以负担。因此,心衰患者要学会控制饮水量。建议一般心衰患者每天饮水不超过1500~2000毫升;腿经常肿的患者,不超过1500毫升;严重心衰伴有肾功能减退者,控制在500~1000毫升。

切忌“暴饮”,可以每小时喝一口水,并分几次慢慢往下咽。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常有口渴、多饮的症状,饮水的多少有时也会影响血糖水平。

糖尿病人需水量比一般人要稍多些,建议在2500毫升左右,可按半小时喝300毫升水的速度补水。

饭前和睡前要避免喝太多的水,餐后血糖较高的人,可以在餐前喝点汤,再吃主食。

肾病患者

而对于肾病患者而言,确实应该注意平时的饮水量,但不同阶段、不同病情的患者,不能一概而论。

肾病早期:只要没有出现水肿,也要学会主动喝水,有利于新陈代谢,帮助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同时还可以预防肾结石和泌尿系统感染。

慢性肾病:会出现尿少和水肿的现象,意味着喝进去的水无法正常排泄到体外,因此喝水量需要根据尿液的多少来调整。

全天适宜的水量= 500ml+前一天小便量。

肾病晚期:若已经出现无尿、尿毒症等情况,此时喝水的量需要根据自己体重的变化来决定。

每天可以固定时间称量体重,每天体重的增加不宜超过体重的0.5%;另外,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长<3%,从而保证透析效果。

编辑:王浩宇

责编:王润楠

执行主编:徐菁

监审:宋锦峰

来源:老年日报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